原標題: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人人參與全面開花
全民共建 激活文明“細胞”
新春伊始跑步向前
牛年新春佳節之際,鹽亭縣精神文明創建捷報頻傳:
經中央文明委評選,該縣高渠鎮白虎村被評為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鳳靈街道新西街社區的王曉紅家庭被評為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
經四川省文明委復查,鹽亭縣繼續保留“四川省文明城市”稱號,云溪小學繼續保留“四川省文明校園”稱號。
2021年正值“十四五”開局之時,鞏固強化精神文明創建工作,鹽亭全縣干部群眾一直在路上!
在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中,鹽亭縣注重公民道德建設。先后組織開展各級各類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感動人物、最美人物等先進典型推薦、評選活動。廖云獲評“扶貧擔當”四川好人,蒲戰武獲評“脫貧攻堅”四川好人;楊先衛獲評綿陽市第五屆助人為樂類道德模范,金光瓊獲評綿陽市第五屆誠實守信類道德模范、王益波獲評綿陽市第五屆敬業奉獻類道德模范;虞仕國獲評疫情防控“感動綿陽人物”,蒲洪建、楊會英等2人獲評疫情防控“最美綿陽人物”;汪美盼、勾呈璐媛、程鳳等3人獲評綿陽市“新時代好少年”。
與此同時,鹽亭縣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倡樹行業新風,重點推動與群眾生活關系密切的窗口行業的文明創建工作。高渠鎮白虎村創成全國文明村、鳳靈街道新西街社區王曉紅家庭創成全國文明家庭,實現鹽亭縣全國文明榮譽稱號零的突破;巨龍鎮梓水村創成省級文明村鎮,鹽亭職業技術學校、玉龍小學創成省級文明校園先進學校;新建2個市級最佳文明單位、2個市級文明單位,2個市級文明鄉鎮、9個市級文明村,3所市級文明校園,8戶市級文明家庭;新建4個縣級文明單位,37個縣級文明村(社區)、20所縣級文明校園、10個縣級文明家庭。
精神文明的創建,離不開社會各界志愿服務的常態長效機制。全縣建立志愿服務團體300余個,在中國志愿者服務網實名注冊志愿者8.5萬余人。建設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站(點)230余個,楊先衛獲評“2020年度四川省百佳志愿者”和“2020年度綿陽市十佳志愿者”。鹽亭縣愛心志愿者協會獲評“2020年度綿陽市十佳志愿服務組織”,深入開展鄰里守望、法律援助、環境治理、文明出行等方面志愿服務項目達30余個,參與志愿者達8余萬人次。結合“我們的節日”活動,廣泛開展“夏日送清涼”“走基層、暖冬行、愛傳遞”“禮遇模范”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讓文明細胞觸角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山清水秀美麗鹽亭
在鹽亭縣農村,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精神文明創建也是遍地開花。通過村規民約、衛生守則、宣傳標語等形式,加強秸稈禁燒、污染防控等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群眾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人人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新風。督促指導各村(社區)將革除陳規陋習,抵制好吃懶做、相互攀比、大操大辦、低級媚俗、宗族派別、涉黃涉毒涉賭等不良風氣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利用農民夜校、道德講堂、百姓說事點等陣地,邀請市、縣級和本地道德模范、先進典型,圍繞敬業奉獻、誠實守信、孝老愛親、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等方面現身說法20余次,讓村民交流感悟,激發向上動力。
記者了解到,在新的一年,鹽亭縣將結合實施“產業興鹽”戰略,繼續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創建。在創建工作中不斷加強核心價值觀宣傳力度,廣泛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全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切實加強新時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持續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扎實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陳元松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