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勇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大時刻,重溫百年奮斗恢宏史詩,開創新的歷史輝煌,意義十分重大。江油作為文化名城、紅色熱土、革命老區,作為四川馬克思主義運動先驅、四川黨團組織創始人王右木出生地和紅軍北上長征途經地,我們應切實肩負起黨史學習教育的責任與擔當,做到學史立身與知史奮進相統一、傳承精神與提升本領相促進、探究規律與解決問題相聯系,匯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江油的磅礴力量。
感悟思想偉力,在筑牢信仰之基上下好“先手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百年黨史蘊含著持久深厚的思想偉力,是我們前行路上的重要參考、致勝之書、力量之源,閃耀著璀璨奪目的思想光芒。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必須要將“學”放在首要位置,從黨史中深刻感悟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創新理論的偉大力量,找到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思想密碼。江油市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堅持抓在經常、融入日常,高度自覺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發揮“頭雁效應”,激發“群雁活力”,開展專題學習研討,創新載體形式,開展“青心向黨繪述百年”主題系列活動,開設“云端課堂”,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基層、融入生活,讓廣大黨員干部在深刻學習中感悟光輝歷程、筑牢信仰之基。
唱響時代旋律,在賡續紅色基因上做好“傳承者”。紅色資源是鮮活的歷史,是我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承載著我們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凝結著黨在百年奮斗歷程中薪火相傳的紅色基因。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必須用活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傳播紅色文化,將黨的聲音傳遞到千家萬戶,大力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旋律。江油市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大力弘揚右木精神、紅軍精神、三線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實施“百年鑄魂紅色傳承”工程,籌建黨校新校園,建設王右木干部學院和中國共產黨江油歷史展覽館,用好用活紅色資源,求新求活開展宣講,通過“專題式”“互動式”“鄉土式”“文藝式”宣講,使紅色基因滲入血液、浸入心扉,以紅色精神立心鑄魂,在賡續傳統中激發昂揚斗志。
厚植為民情懷,在踐行黨的宗旨上打好“主動仗”。人民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我們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必須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增進民生福祉的情懷,進一步深化對黨的性質宗旨的認識,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主動投身為人民服務,交出踐行黨的宗旨、執政為民的優質答卷。江油市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重要載體,按照切口小、發力準、效果好的標準,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對民生事項進行“雙承諾”,抓好“靛池濕地公園建設”、“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等八大民生項目建設,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以全市脫貧退出村為載體,以對口幫扶涼山州布拖縣脫貧攻堅工作為橋梁,以省市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和個人為榜樣,充分展示脫貧攻堅和對口幫扶成果,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續寫新篇章。
(作者為中共江油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黨史學習教育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