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綿陽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圖片展開幕——
近600張圖片 呈現綿陽百年巨變
討論展覽內容
6月30日,“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綿陽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圖片展”在九洲體育館開幕。
100張展板、近600張圖片……本次展覽共五個板塊,分別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和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圖文并茂地展示100年來綿陽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過的光輝歷程、取得的輝煌成就。
回望過去,從王右木探尋革命真理到張秀熟建立綿陽第一個黨組織,從紅四方面軍轉戰綿陽到14萬綿陽兒女奔赴抗日前線,從綿陽解放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從建設電子工業基地到支援國家三線建設,從“軍轉民科技興市”到建設中國科技城,從抗震救災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從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到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綿陽在黨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綿陽在黨的領導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許多大學生前來觀展
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看綿陽
綿陽是覺醒年代的一片熱土,孕育了一批革命先驅。1919年5月爆發的五四運動和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極大地影響了綿陽,以王右木、袁詩蕘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積極在青年學生中宣傳馬克思主義。
王右木創辦的《人聲》報、王右木組織的“馬克思讀書會”合影、袁詩蕘編寫的《鹽亭師校校歌》……展覽第一板塊“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通過一張張歷史圖片,把觀眾帶回1921年7月至1949年10月,展示了馬克思主義在綿陽的傳播、綿陽黨組織的建立、紅四方面軍轉戰綿陽、綿陽抗日救亡運動和綿陽解放。
綿陽是革命老區,川陜革命根據地重要組成部分,紅四方面軍轉戰綿陽103天,取得千佛山戰役的偉大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蔣介石“川陜會剿”的陰謀,有效策應了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北上,為紅一、紅四方面軍懋功會師創造了條件。綿陽13000多名優秀兒女參加紅軍。
綿陽是抗戰大后方,川西北抗日救亡運動中心,14萬綿陽兒女奔赴抗日前線,安縣王建堂背負父親賜予的“死”字旗出川抗戰,“死”字旗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收藏。
1949年12月,綿陽解放。從此,綿陽的歷史翻開嶄新的一頁。
市民冒雨觀展
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看綿陽
展覽第二板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重點展示綿陽黨政組織的建立、鞏固新生人民政權、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建設電子工業基地、大規模三線建設等方面的成就。
“新中國成立后,綿陽兒女為保家衛國,踴躍報名參加抗美援朝,僅1951年4月到6月,綿陽專區就有14000人參軍。綿陽市載入烈士名錄的抗美援朝烈士達1575名。”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從1950年至1953年,綿陽人民相繼開展了一系列斗爭,打擊了反革命勢力,穩定了社會秩序,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
1956年9月,第二機械工業部在綿陽開始籌建無線電工業基地。從1958年開始,長虹機械廠、涪江機械廠、涪江有線電廠、華豐無線電器材廠等相繼開工建設,至1966年5月全部建成投產,綿陽電子工業基地初步形成。
綿陽是國家三線建設的重點地區之一,是“兩彈一星”精神重要形成地和承載地。“一五”時期大規模工業建設和60年代中期開始的三線建設,奠定了綿陽國防科研和軍工重鎮戰略地位,綿陽成為一座肩負國家使命的城市。
市民駐足觀看
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看綿陽
在第三板塊中,聚焦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重點展示綿陽改革開放、實施“科技興綿”、“軍轉民科技興市”、科技城建設、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等時期的重點事件。
1985年綿陽建市,綿陽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市委先后組織實施了“科技興綿”戰略和“軍轉民科技興市”戰略,為建設中國科技城打下堅實基礎。2000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建設綿陽科技城,綿陽改革發展迎來重大機遇。
綿陽是抗震救災精神的發源地和實踐地,搶險救援驚心動魄,災后重建規模宏大,創造了人類災害救援史、災后重建史上的很多奇跡,譜寫了從悲壯走向豪邁的光輝篇章。
“許多綿陽人記得那一刻,從一座西部小城到國家唯一科技城。2000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建設綿陽科技城’的重大決定。從那一刻起,綿陽肩負起國家使命。”工作人員介紹,透過一張張圖片,更直觀地讓大家感受到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綿陽的“蝶變”之路。
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看綿陽
在圖片展第四板塊中,長虹智能生產線、涪城區楊關產業帶、中國(綿陽)科技城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一張張聚焦高質量發展的圖片背后,是活力綿陽的見證。
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市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特別是綿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科技城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取得重大成果,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邁出重大步伐,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開啟了全面建設中國科技城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綿陽新征程。
另外,第四板塊中兩張柱狀數據圖:2012-2020年綿陽地區生產總值(億元)和2012-2020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億元),成為解讀綿陽巨變背后的發展密碼。
據介紹,市委堅持把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建設全省經濟副中心和西部經濟強市。
從區域協調發展看綿陽
展覽第五板塊“區域協調發展”,集中展示在黨的領導下,全市各縣(市、區)、園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創新基地、永貴科技公司高速動車組連接器項目、華拓光通信2.5G光模塊生產線、惠科、綿陽方特東方神畫主題樂園、仙海風景區……通過一張張圖片,帶領觀眾打開一幅多姿多彩的綿陽區域協調發展新畫卷。
2020年底,綿陽科技城新區獲批設立。今年3月,綿陽科技城新區揭牌成立,正式拉開建設大幕。綿陽全市上下正堅定信心、搶抓機遇、拼搏競進,以強有力的組織領導保障新區建設,以最優的體制機制推進新區建設,以最大的放權力度賦能新區建設,以最好的要素配備助力新區建設。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新起點上,綿陽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力譜寫全面建設中國科技城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綿陽新篇章。(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黃小芹 郭若雪/文 王勇 任明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