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江油市老年病醫院的護士馬明會又來到居民巴征馨老人家中,為老人提供測量血壓、做康復針灸推拿等志愿服務。
巴征馨老人前幾年做了髖關節置換手術,且患有慢性病。馬明會得知老人情況后,常常與其他志愿者一起來到巴征馨老人家中,給其測量血壓、做康復針灸推拿,協助照顧老人飲食起居。巴征馨老人談及志愿者,豎起大拇指點贊:“他們到我家無償給我做康復治療,貼心細心的照顧我,讓我倍感溫暖。感謝他們的辛勤付出。”“力所能及的幫助他人做點事,生活會變得更美好,心里也會更溫暖。”馬明會說,目前,她用志愿服務“攢”了146個小時。“這些志愿服務時間被記錄在江油市老年病醫院‘時間銀行’,我既可兌換成健康體檢的次數,也可享受到同等時間的志愿服務。”馬明會說,“‘時間銀行’更是激發了我們參與公益的熱情。”
志愿者為老人測量血壓
馬明會口中的“時間銀行”,是江油市最近興起的“久久助老健康時間銀行”,存儲的是志愿者對轄區老年人、生病患者的幫扶時間。志愿者既可憑這些時間兌換物品,也可換取其他志愿者的愛心幫助。江油市老年病醫院院長王昌金介紹,“久久助老健康時間銀行”通過智慧化管理平臺歸集志愿服務數據信息,實現志愿服務數據信息的互聯互通、統一匯集、共享使用,方便志愿服務組織和個人通過系統發布或接受項目,同時按相關規定記錄服務時長。將來志愿者本人或家人需要人照顧和幫助時,可以兌換之前存儲的時間,由江油市老年病醫院安排其他志愿者或醫護人員為其提供服務,實現愛心循環。目前,江油市內外到老年病醫院參與志愿服務的愛心團隊已經達到8家,共275人,其中該醫院醫護人員參與志愿服務的人數達到了192人。
這種新嘗試讓江油志愿服務也活了起來。自該活動開展以來,每天穿梭在醫院,忙碌于患者之間,以及關心關懷老人的志愿者,已成為江油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下一步,針對“久久助老健康時間銀行”愛心舉措,江油市衛健部門將推動建立健全配套管理辦法,在做好服務記錄、積分測算等工作的基礎上,力爭實現志愿服務兌換規范,讓全社會的志愿愛心服務更加便于存儲、更易傳遞。(吳勇 何鑫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田明霞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