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國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
公開考核招聘事業編制人才
“兩彈一星”紅色文化宣講人才工作室
知識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來。梓潼縣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堅持以堅定“高素質專業人才隊伍匯聚地建設”為目標,以開展“三大提升”行動為抓手,將黨管人才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與市場經濟配置人才資源與黨管人才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相結合,不斷健全人才“引進、培育、使用、留住”工作鏈條,建強基本人才、引育高端人才,讓人才來得了、留得下、用得上、能發展,推動人才隊伍增量擴面、提質增效,為“全面建設四川丘區經濟強縣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梓潼”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林忠偉 文/圖
多措并舉 不拘一格聚人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為一名海外留學生,我想把在國外學習到的新信息、新觀念,尤其是獨到的管理經驗和品牌經驗理念,帶回家鄉,融入到鄉村發展之中。我也將盡力發揮自己所長,更好地服務家鄉。”10月10日,觀義鎮見習生何夢陽高興地說。
2022年,梓潼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出臺《做好梓潼籍2022年大學畢業生就業關愛工作的實施方案》,面向全國梓潼籍大學畢業生發出求職創業“邀請函”,分兩批為大學生提供共計300余個見習崗位,設立并統籌300萬元大學生就業關愛專項資金,保證所有見習崗位生活補貼每人每月均不低于2000元,以實際行動留住人才。吸引270名畢業大學生咨詢報名,簽約見習生到崗121人。
今年梓潼設立1300萬元人才發展專
項資金,研究出臺《梓潼縣激勵人才16條措施(試行)》,形成“4412+N”政策體系。創新加強急需人才剛性引進方式,實施創新開展“梓歸”人才回引計劃,盤活空缺編制,優化引才程序,縮短調動時間,回引梓潼籍人才143人。開展“帶編進校招聘”活動,招錄事業編制人才140人,其中碩士41人,超過全縣存量碩士總和。加強高端人才柔性引進,建成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各1個,柔性引進5名高層次專家領銜創新團隊。“今年6月,在梓潼縣委人才工作會議上,我們向激勵項目的優秀人才、優秀團隊,初創團隊創新創業、技術攻關、新鄉賢創新創業團隊兌現獎金84萬余元,還有197人獲評‘情系桑梓獎’,111人獲評‘奉獻梓潼獎’。”梓潼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汪大雄介紹說。
多向發力 分類施策育人才
梓潼是“兩彈一星”精神發源地之一,梓潼縣“文昌工匠”獲得者、“兩彈一星”紅色文化宣講人才工作室領銜人李婷滿懷驕傲地說:“‘兩彈一星’紅色文化宣講人才工作室,是以‘兩彈一星’創業歷史為主要背景,以文化精神研究、文藝創作、教學課件及文創產品研發為內容,以宣講、宣傳、演藝等為主要手段,講述紅色人文經典,追憶紅色人文往事,感悟紅色人文情懷,傳承弘揚紅色文化,為梓潼做大紅色經濟,加速全縣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理論實踐支撐。”
梓潼縣牢固樹立“抓人才就是抓創新、抓發展”的理念,大力實施“梓歸”人才回引計劃和“文昌鄉土人才”培養計劃,吸引了一大批優秀人才集聚梓潼、扎根梓潼、服務梓潼。2020年,該縣舉行“綿州英才薈”、梓潼縣首屆“文昌鄉土人才”頒獎典禮,47名“文昌名師”“文昌名醫”“文昌農博士”“文昌村官和新鄉賢”“文昌工匠”受到表彰。獲獎勵人才均納入“文昌鄉土人才”庫管理。同時,梓潼縣建立起一批“鄉土人才工作室”,實行“兩年一評”,統一命名授牌,每年度經考核合格的給予1萬元工作經費補助,發揮各類人才“傳幫帶”作用,鼓勵和引導更多優秀人才扎根基層、奉獻基層。
“人才服務梓潼,我們服務人才,就此,我們還制定了《黨員領導干部聯系專家人才制度》,提升服務各類優秀人才工作水平,營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梓潼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打造長期扎根梓潼的“永久牌”人才,是梓潼對留住人才的期盼,梓潼縣設立專項資金,啟動實施“菁英計劃”“鴻鵠計劃”“倍增計劃”“暖心計劃”四大培養計劃。計劃實施正不斷發生“化學反應”,不斷打造長期扎根梓潼的“永久牌”人才。
首次舉辦的人才工作者隊伍專題培訓班,培養首批鄉村文旅人才隊伍,6人成功評定為省市級鄉村文化旅游能人。實施“五優評選”強帶動,推進“校地合作”拓渠道,與西南大學共建柑桔研究所梓潼工作站。與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共建大學生創業園,在縣融媒體中心建設學院實踐基地,與西南科技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高校合作,建成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和特色產業示范基地。
精準搭臺 聚焦主業用人才
“郭天祿傳承工作室不是哪一個人的,是一個整體。通過這個工作室,不定期深入到鄉鎮衛生院開展中醫藥知識培訓,提高基層醫務人員中醫診療水平,更好為老百姓服務。”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郭天祿傳承工作室負責人、梓潼縣中醫院老中醫藥專家郭天祿說。
梓潼縣打造特色產業平臺,聚焦生物醫藥產業,建成科技創新孵化中心、創客中心和重點科研實驗室,解決科研難點和技術堵點6項,1家企業榮獲全國首屆檢驗醫學科技創新一等獎。做大集體經濟平臺,將886名村級致富能手吸納進村“兩委”,充分激發其“引進一人,帶動一片,致富一方”的干事熱情,千方百計促進村集體增收,全縣提前一年全面完成村集體經濟消薄任務。2022年,梓潼縣預計所有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入將達到5萬元以上,50%以上的村可突破8萬元。做強科技企業平臺,全縣企業研發經費增至4100萬元,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20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
用心用情 優化環境留人才
“優秀人才是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綿陽七曲山景區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嚴格執行關于服務人才的相關規定,積極為優秀人才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讓他們更加安心、放心地服務梓潼經濟社會發展”。綿陽七曲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勝說。
梓潼縣印發《關于進一步落實梓潼縣“人才服務卡”服務項目的通知》,進一步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扎實推進落實“人才服務卡”持卡人優惠待遇,持續優化全縣人才發展環境,在全縣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濃厚氛圍,同時,落實好“天府英才卡”“科技城人才卡綿州英才卡”“文昌英才卡”“情系桑梓卡”各類服務項目,確保各類人才在梓享受優質的人才服務事項。服務項目包括就醫體檢、景區免門票、子女就學、免費觀影、配偶就業等方面。與此同時,梓潼縣堅持提高待遇留人,足額兌現高端人才引進、安家補助、技術攻關等激勵資金80余萬元,新建132套人才公寓。優化服務留人,健全人才綜合服務體系,依托“青年之家”對人才創業提供政策咨詢、項目代辦等“一站式”服務。在教育、衛生、景區服務中心等部門設立10個“人才服務點”。激發情懷留人,創作大型故事會《一輩子》、情景劇《在烈火中永生》等優秀作品,其中《在烈火中永生》被省委組織部評為好課程。
“人才是戰略資源、第一資源,梓潼縣將進一步整合各類資源要素,加大財政投入,形成政策比較優勢;盤活編制資源,大規模開展招才引智;聚焦鄉村振興,打造特色人才隊伍,服務人才發展。為綿陽加快建設國防科工人才高地、打造國家級聚才平臺貢獻梓潼力量。”梓潼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李慕嬋說。
編輯:李志 校對:郭成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