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城區又一條“主動脈”最近正加快施工。14日,記者在施工現場獲悉,位于西山北路至高水中街之間的綿陽東西第二干道重要節點工程——城區鐵路跨線橋已正式動工。
東西第二干道項目鐵路跨線橋,下穿西成高鐵,上跨貨運鐵路208專線、寶成鐵路、平政河、玉女路后,最終在高水中街落地。橋梁全長580.53m,涉鐵段第一聯、第二聯及第四聯采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非涉鐵段第五、六及七聯位于城區主要道路高水中街上,均采用預應力混凝土預制小箱梁,這種通過廠區預制好箱梁運至現場直接“拼裝”的方式,能夠較好地解決現場施工場地空間受限的問題,同時也能將對周邊居民的影響降到最低。
記者注意到,第三聯上跨208專用線和寶成鐵路采用轉體T構,這里面也大有學問,“為減少施工過程中對鐵路的影響,降低施工安全風險,梁體T構先在鐵路兩側采用平行鐵路懸臂澆筑法現澆施工,在一旁施工好,再利用‘天窗點’實施‘轉體’施工,精準對接,將鐵路運行影響降低到最小。“中鐵十八局東西第二干道工程項目部工程部長劉坤說,按照工期計劃,鐵路跨線部分將于2024年6月底完工。
東西第二干道城區段位于綿陽市城區北側,西起教育園區二環路匝道,東至游仙片區,先后經過牌坊溝、西山北路、高水中街、小島、科學城、游仙等,道路設計全長約9.1km。其中,西山北路段、高水中街段、仙童路段為改建段,長約2.8km;綠島大橋和金童橋段現狀利用,長約1km;其余為新建段,長約5.3km。全線包括一座半互通式立交跨線橋、一座跨清水灣及開元渠大橋、一座隧道等主要節點工程。
作為城區東西走向的主通道之一,東西第二干道建成后將重構城市路網,彌補東西通道不足的問題,緩解九洲大道局部路段通行壓力。同時加強科技城新區、教育園區、高水、小島、科學城和游仙鎮等片區與中心城區之間的聯動,支撐城市北部片區交通聯系,成為城市路網的又一主動脈。(梁東 綿報融媒記者 蘭建春)
編輯:郭成 校對:李志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