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這“六個必須堅持”具有穿越時空的普遍意義和真理價值,為我們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立足基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概括為“六個必須堅持”,即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這“六個必須堅持”深刻揭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品格和鮮明特質,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理論創造、實踐探索、政治品格的集中體現,具有穿越時空的普遍意義和真理價值,為我們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立足基點。
人民至上,是這一思想的根本出發點,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理論的創立為了人民,理論源于人民的偉大創造。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人民性始終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其中,彰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本色和根本立場。
自信自立,是這一思想的基本立足點,也是中國共產黨素有的精神氣度和立黨立國的重要原則。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難走向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從來就沒有教科書,更沒有現成答案。黨的百年奮斗成功道路是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開辟出來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篇章是中國共產黨人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貫穿其中的一個基本點就是中國的問題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由中國人自己來解答。
守正創新,是這一思想的原則方向。守正與創新相輔相成,體現了“變”與“不變”、繼承與發展、原則性與創造性的辯證統一,是馬克思主義開放性和發展性理論品格的思想提升。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我們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斷開拓創新,勇于自我革命,說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干前人沒有干過的事情,以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
問題導向,是這一思想的主要著力點,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徹底的理論品格,是對馬克思主義實踐觀點和認識論思想的重大發展。問題導向不僅是工作方法、精神境界,更是實踐原則、政治品質。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并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今天我們所面臨問題的復雜程度、解決問題的艱巨程度明顯加大,給理論創新提出了全新要求。我們要增強問題意識,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
系統觀念,是這一思想的科學方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思維方法,是對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思想的具體運用和重大發展。我們要善于通過歷史看現實、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關系,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各項事業提供科學思想方法。
胸懷天下,是這一思想的博大情懷和宏偉格局,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博大的思想情懷,是馬克思主義實現每一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中國式表達,是共產主義理想的時代呈現和忠誠踐履。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也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黨。我們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類發展進步潮流,積極回應人民普遍關切,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作出貢獻,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禁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作者系西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