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石橋鋪居民區便民廣場的公廁終于要改造了。這里居民多,公廁環境不太好,這次政府公示,說要增加無障礙設施、修補地面和墻面,下個月就能煥然一新。”近日,家住高新區石橋鋪的居民李桂蘭,在聽到石橋鋪公廁即將改造提升的消息后高興地說。
小廁所,大民生,公共廁所不僅為市民提供方便,更是一座城市衛生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體現。為縱深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提質問題排查整治,全面提升綿陽城市建設維護管理水平,近日,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面向社會公布了第三批問題排查整治清單——77處城市公廁要在7月內完成提升。力爭通過這樣的整治行動,讓公廁更好的體現出城市的溫度,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據了解,這批整治公廁分布在涪城區、游仙區、高新區、科技城新區、安州區和仙海區,主要問題包括標識牌字跡脫落、下水道堵塞、字跡不清、水箱受損、馬桶破壞、隔斷破損、欄桿脫落等基礎功能損壞和缺失等,所有公廁整治提升7月內完成。
“近年來,高新區產業蓬勃發展,城市框架快速擴張,相應的民生建設我們也將及時跟上,廁所整治提升中既要美觀也要實用,既有漂亮的‘殼’,又有關懷的‘核’。”高新區住建局相關人士介紹,這次將一次性整治提升轄區16處公廁,不少都在高新區新區,旨在通過這次改造提升,對每一座納入整治的廁所制定一廁一方案。同時加大督導力度,改造中同步接受社會各界監督,推動整治行動落實,改善園區宜居環境,通過軟環境的提升,提高城市發展綜合競爭力。(綿報融媒記者 蘭建春)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