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地產招商“熱度”看綿陽發展“速度”——
在綿陽,見未來
7月7日,氣溫38℃+。比天氣更火熱的,是綿陽發展的決心。
科發鉑驪酒店會場內座無虛席,在各方的熱切期待中,“科技之城·宜居綿陽”2022年綿陽市地產招商推介會召開,眾多知名房地產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同繪未來發展美好畫卷,吹響“城市發展”嘹亮號角。
這是一場展示城市形象、共謀城市未來的盛會。綿陽推介29宗優質地塊,總面積約2500畝,這一方充滿活力、成就夢想的熱土,正敞開心扉,迎四海賓朋。
這是一場引導多元投資、溝通城市與企業、鏈接資本與土地,實現融智、融資、融商的盛會。作為成渝綿“創新金三角”“一角”,面對多重疊加的歷史機遇,置身綿陽改革創新的滾滾洪流,一眾企業家、投資人不甘人后,參與熱情空前高漲,讓整場推介會精彩紛呈。
面對疫情影響、房企市場下滑、庫存壓力加大的現狀,百家房產企業應邀而來,綿陽憑什么被如此看好?讓我們一探究竟。
1 機遇疊加、生機勃勃,綿陽風景無限美好
作為我國唯一科技城,多年磅礴巨變,在綿陽這片熱土之上,一代代綿陽人高舉改革開放大旗,堅定信仰、披荊斬棘。
從三線建設時期的大后方,到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最前沿;從承擔建設中國(綿陽)科技城的歷史任務,到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先行區的時代使命……在中央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的時代背景下,綿陽這座城市的創新底色愈發濃厚,經濟發展動力不斷凝聚,涌動著噴薄欲出的勃勃生機。
今年5月,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支持綿陽發揮科技城優勢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經濟副中心、支持中國(綿陽)科技城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先行區,為新時代下構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新格局里的綿陽路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政策東風吹來,機遇不言而喻。新起點上,中央和省上的如椽巨筆勾勒壯美藍圖,這樣的綿陽,怎么能不帶給投資者十足的信心!
“今天的綿陽,已經成為一處充滿希望與夢想的未來之城,正處在資源多、要素優、潛力大、前景好的最佳投資時期!”在認真聆聽城市推介后,新疆金和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鄭蓉發出由衷的贊嘆,堅定了企業投資綿陽的信心。
信心來自于專注發展的決心。當前,我市正大力實施科技立市、產業強市、開放活市、人才興市、生態美市“五市戰略”,猶如五大矩陣,既各有特色,又渾然一體。誰唱主角,誰挑大梁,誰穩基本盤,誰做支撐,一目了然。
自此,國內外經濟形勢錯綜復雜、我市經濟運行遇到更加高難度挑戰背景下,綿陽新征程的主攻方向和角色定位清晰展現——城市產業科學布局,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市框架全面拉開,城市治理更精細、更智慧、更有溫度。
今日綿陽,重大機遇前所未有,戰略地位前所未有,使命責任前所未有。在一眾企業家、投資人眼中,綿州大地呈現出生機勃勃、活力迸發的新景象,已經成為創新創造、投資興業的一方熱土。
2 內外兼修、活力綻放,打造最“燃”投資高地
5月18日,全市招商引資重大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舉行。當天,共簽約項目82個、簽約金額達1066.93億元,其中百億元級重大制造業項目達到3個。
一次性簽下3個投資百億元以上的重大產業項目,這在我市尚屬首次。綿陽緣何成為國內外企業青睞的投資高地?
無數事實證明,發展環境的好壞,不僅直接影響投資者的利益,還直接影響和決定一個城市的發展前景和發展后勁。綿陽真的適合投資嗎?有多大的發展平臺?產業配套環境如何?歸根結底,還要靠實力說話。
今年以來,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曹立軍多次主持召開會議、下基層調研督導工作,明確要求要積極應對外部環境復雜變化,細化“抓”的舉措、創新“干”的方法,努力把不確定性轉化為確定的發展機遇。
陸續啟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工作,出臺“人才十條”,設立10億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面向全國招引高層次和緊缺人才,形成近悅遠來的良好局面;開展“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著力打造“鎮園之寶”,形成一批特色鮮明、優勢明顯、具有全省乃至全國影響力的產業集聚區;今年以來,新引進產業項目118個……
“引進來”的大項目,讓綿陽產業活力迸發;“走出去”的名特產,為綿陽發展找到“新風口”。
告別“內陸意識”,向最好的學、與最強的比、跟最快的賽。早在今年2月,綿陽市委就旗幟鮮明地提出要“跳出綿陽看綿陽,跳出四川看綿陽”,將視野拓展開,在全國范圍內找目標、找商機。
為此,綿陽深入實施“開放活市”戰略。6月中旬,“綿品出川”——廈門專場活動打響第一槍,為期3天的活動中,現場實現農產品銷售額近900萬元,意向協議金額達8400萬元。
首場熱銷,也為后續場次積累了經驗。第二站“東莞行”已在籌備之中。以“綿品出川”為載體,綿陽正著力搭建開放合作新平臺,在推動“綿品”走出去的同時,還要促成產業項目、科技創新、產品渠道、人才技術等引進落地。
好的環境,才能形成“集聚效應”,才能讓資金、項目、人才等發展要素紛至沓來。
廣納四方賓客,綿陽已鋪就一條相遇相知、共同發展之路——全市境內鐵路縱貫南北、中歐班列連通國際,高速公路四通八達……
“綿陽用實力證明了自己的投資價值。”深入了解后,萬為房地產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總監謝聰對綿陽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3 以人為本、合作共贏,滿懷希望向未來
城,所以盛民也;民,城之本也。城市建設必須把讓人民宜居宜業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
多年來,綿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同時,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生態環境。
可以說,生態環境是綿陽一張靚麗的名片,更是綿陽發展的根基。打造更好的生態環境惠及全市人民,也是創造全國一流、全省領先的營商環境的系統工程。
為了給綿陽城市名片增添底色。今年5月,綿陽正式啟動了城鄉環境綜合提質三年行動。以提升顏值、氣質、品位為導向,實施城鄉“五清”工程;以實現宜居宜業為引領,持續實施場鎮“四定”工程;以補短板強弱項為目標,深入實施城區“四化”工程,努力實現“一年轉形象,兩年見質效,三年大變樣”。
與此同時,綿陽正在不斷加快打造產城融合“新樣板”的步伐。
建設科技城新區直管區基礎設施、東西第二干道、科技城涪江大橋等項目,將讓綿陽的“骨架”更豐滿;打造以涪江、安昌河、芙蓉溪為主干、8大城市生態郊野綠楔為基底、14條山水綠廊為“綠脈”、23個城市公園為“綠珠”的多層級綠地系統,將讓綿陽的“肌理”更多彩;建設綿州記憶特色步行街、芙蓉漢城歷史文化街區等項目,將讓綿陽的“鄉愁”更美麗……
“硬環境”實力不俗,“軟環境”也敢為人先。
今年5月,一場以“面對面聽取意見、實打實解決問題”為主題的企業工作座談會召開。讓企業講最想講的話、說最困難的事、提最迫切的需求,線上建立綿陽企業家群,線下定期舉辦涉法涉訴、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等專題座談會,及時回應解決企業訴求,贏得廣大企業家對此紛紛點贊。
“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們一再證實了,當初選擇綿陽的決定是正確的。”來自東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嘉賓感嘆,綿陽不管是生態環境、城市底蘊還是營商環境在全國都是一流的,會繼續多做好項目出來,為綿陽發展助力。
人心向往、近悅遠來,源自于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能真切感受到平安與幸福,此時此刻,放眼綿州熱土,一幅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壯美畫卷正在全面鋪開,激蕩著一個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活力綿陽。
今天的綿陽,正以嶄新的面貌,高速崛起。
此時此刻,來綿投資興業,可謂正當其時。整場推介會上,各方嘉賓參會熱情高漲,一次次落筆,一次次握手,雙贏序幕由此拉開,從綿陽放眼世界,從現在矚望未來,一種凝聚人心的力量在匯聚,一起播撒合作的種子,共同收獲發展的果實。
(綿報融媒記者 趙燁 李靈越)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