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市加強誠信宣傳教育——
營造誠實守信重信守諾社會風尚
綿陽新聞網訊 人無信不立,家無信不睦,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寧。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近年來,我市廣泛宣傳誠信理念,大力弘揚誠信文化,加強誠信宣傳教育,褒揚誠信典型,曝光失信案例,營造誠實守信、重信守諾的社會風尚。
“言必行,行必果”“守城者得市場,失信者失人心”……在公園景觀小品、街頭巷尾的LED顯示屏、公交車站臺、戶外多媒體閱報欄,關于“誠信”主題的公益廣告、宣傳語抬頭可見,誠實、守信的文明之風吹遍綿州大地。
去年,《綿陽市關于開展誠信缺失十項重點問題專項治理行動的實施方案》出臺,針對當前經濟社會中的誠信熱點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失信突出問題,結合我市誠信建設工作實際,集中開展10項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行動,切實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實施方案旨在發揮市文明委統籌協調作用,以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為基礎,以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為重點,以完善法律法規為保障,加強誠信宣傳教育,加強征信體系建設。”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組織開展集中專項治理,構建信用聯合獎懲聯動機制,進一步提升全社會誠信水平。
除了開展10項專項治理行動,我市還著力加強誠信宣傳教育,把誠信教育作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把誠信建設具體舉措納入測評體系和考核標準中,引導各地各部門構建完善誠信教育體系,讓誠實守信成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的顯著標志。
深化誠信理念教育,不斷增強人們的誠信理念、規則意識、契約精神。我市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融媒體中心、市民學校、公益性文化單位、文化服務中心等陣地作用,通過論壇講座、道德講堂、宣講活動、展覽展示等形式開展誠信教育。
開展誠信實踐活動,努力打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社會環境。我市積極開展誠信示范行業、誠信單位、誠信示范街區、誠信經營示范店等各具特色的誠信實踐活動。同時,結合“誠信建設萬里行”主題宣傳,在“食品安全宣傳周”“誠信興商宣傳月”“信用記錄關愛日”等重點時間節點開展系列誠信活動。
宣傳推廣誠信典型,積極構建誠信社會、誠信綿陽。我市深入挖掘誠實守信先進典型事跡,組織發動干部群眾積極參與誠實守信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推薦評選,組織市級媒體進行集中宣傳,并開展“誠信之星”暨“誠信社區”評選宣傳活動,推動誠實守信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
不止于此。今年以來,我市還大力開展企業誠信教育和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工作,舉辦信用修復培訓會,引導失信企業完成信用修復,疏通企業發展“堵點”,幫助企業恢復發展活力。同時,通過“信用中國(四川綿陽)”網站發布信用修復相關政策、失信治理宣傳信息,公示聯合獎懲典型案例。(綿報融媒記者 黃小芹)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