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紀念館旅游廁所
綿陽新聞網訊 游仙區五里堆公廁被綠樹花草環繞,煥然一新的如廁環境讓周邊市民紛紛點贊。“以前地上有水會打滑,現在里里外外都改造了,用著方便,看到環境變好了,如廁心情都好了。”近日,家住附近的居民章女士告訴記者。
小小衛生間連接著大民生,關系著大文明。在綿陽的大街小巷,不管往哪個方向走,沒多遠距離就能看到公共衛生間的標志,順著指引牌走過去,或是綠樹叢中一處古樸的建筑,或是街角小巷里一個緊湊實用的空間,整潔有序、功能齊全。截至7月11日,我市城區已有63座公廁完成整治,整治完成率達81%,預計到7月底77座公廁全部整治完畢。
與城市公廁相比,分布在我市旅游景區、公園、夜市、主要街區等地的旅游廁所又是另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安州楓香村箱幾民宿停車廣場旁“會唱歌”的衛生間、仙海風景區的生態智能衛生間……各景區創新“衛生間+”模式使其具備多種功能,增強了百姓生活幸福感,也讓城市文明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干凈,整潔,明亮,有文化內涵。”這是游客對我市各景區景點公廁的一致稱贊。
在旅游“廁所革命”方面,我市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旅游要素“補短板”,把旅游公廁建設作為改善公共服務設施,提升旅游形象的文明工程和民生工程,通過采取便民化服務、長效化管護等措施,有力提升了全域旅游服務品質。(綿報融媒記者 李春梅 文/圖)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