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品牌推廣突破創新特色產業集聚成勢
我市服務業增加值總量實現1731億元
綿陽新聞網訊 1月28日,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2022年,我市服務業增加值總量實現1731.14億元,穩居全省第二位,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實現4.5%,居全省第二位。
2022年,我市通過高標準編制《綿陽市服務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實施9個特色優勢產業“鏈長制”和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重點品牌“專班法”,積極構建“4+3+N”產業體系。綿陽米粉、江油肥腸等特色產業集聚加快成勢,成功舉辦第26屆中國快餐產業大會暨首屆中國(綿陽)米粉節,簽訂購銷協議金額2.84億元。162個省市重點服務業項目完成投資399.3億元,完成率達127.08%。
2022年,我市積極開展“三推”活動,全力構建起三次產業聯動的品牌產品矩陣,構筑起政府、媒體、平臺、流量明星四方聯動的品牌宣傳矩陣,先后組織329戶企業、1200余種“綿陽造”產品走進廈門、東莞、蘇州,叫響“綿陽品牌·中國品質”,實現現場銷售及簽約近42億元。“綿品出川”系列活動獲省政府通報表揚。
不僅如此,我市出臺“消費促進13條”政策措施,首創“綿E補”智能化一站式線上申領審核平臺,聚焦“家電、家居、餐飲、汽車”傳統消費領域,統籌2億元資金發放兩輪消費券、消費補貼等,拉動消費29.1億元。積極搭建消費新平臺、新場景,高質量開展中國(四川)國際熊貓消費節系列活動,先后舉辦綿陽名優特精品展、首屆“綿陽造”迎春購物節等各類促銷活動450余場,帶動消費460余億元。依托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加快釋放農村消費潛力,全年農村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557.6億元,增長1.8%。
2022年,我市創新成立市現代服務業發展聯合會,構建“政企直通車、商務沙龍、商務大講堂、商務座談會”等機制。我市成功獲批國家第二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成功創建四川省開放發展示范市;中歐班列、中亞班列圖定并實現常態化開行。我市還成功創建為四川省區域消費中心城市、四川省大型區域商品分撥配送中心,中國(綿陽)科技城科技信息服務集聚區入選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涪城、安州、三臺、江油、梓潼、鹽亭6個縣(市、區)納入國家“十四五”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示范縣,數量居全省首位。涪城、三臺、鹽亭入選全省首批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示范縣。(綿報融媒記者 謝艷)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