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舉旗定向、高瞻遠矚、氣勢恢宏、內涵豐富,深刻闡釋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擘畫了百年大黨謀劃復興偉業的宏偉藍圖,為努力干出綿陽發展新天地,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黨校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公共管理教研室作為市委黨校(行政學院)內設教學科研機構,要在堅持教學、科研、咨政、宣講一體化中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開發教學專題,打造特色優質課程。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動文化自信自強、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進行專章部署,進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新時代黨和國家工作布局。綿陽擁有歷史傳統文化、民族特色文化、國防軍工文化,要深挖文化底蘊,講好綿陽故事,將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素材甄選好、搭建好,加快綿陽優勢特色文化走出去的步伐。要結合綿陽山區丘陵地形多自然災害的地理環境,聚焦風險管理、應急管理、基層治理等內容開發實訓課和案例課。靈活運用教學方法,通過情景模擬、比較研究、桌面推演、互動研討,提高學員決策能力和實戰能力。
深入調查研究,推出精品科研成果。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深刻領會“六個堅持”,就要開展調查研究,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大力踐行“一線工作法”。科研是教學專題開設的基礎,只有通過實地走訪、深入調研、了解實情,教學才能更接地氣。要加強對公共政策、應急管理、社會治理、電子政務的調查研究,拓展理論新視野。組織全市黨校(行政學院)系統公共管理專業方向教師,通過召開座談會、研討會等形式,深入開展研究闡釋。
形成咨政報告,提高智庫服務能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科學思想方法。要樹立戰略思維,聚焦經濟社會發展中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加強與省委黨校(行政學院)、本級黨委政府、市委黨校分校的聯合研究。善于觀大勢、謀全局,在全國找坐標、爭位次,強化機遇意識,學習蘇州、深圳等地的先進經驗,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發揚“解剖麻雀”精神,圍繞城市治理、疫情防控、民族文化等方向開展蹲點調研。針對特定問題進行持續、跟蹤、深入地研究,既要找到癥結所在,也要找準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為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決策和戰略部署提供智力支持,助力綿陽高質量發展。
開展基層宣講,營造濃厚學習氛圍。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是黨校教師的重要使命,公共管理教研室教師必須擁有牢固的理論功底、學術功底和政策功底。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意識形態工作的責任擔當,在宣講中把準方向、把牢導向,明確“用學術講政治”的要求。堅持將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重要論述精神結合起來,持續開展分眾化、差異化、精準化宣講,推動黨的理論深入基層、入腦入心。圍繞公共服務、民生福祉、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等內容,積極回應群眾關切。運用事實數據、典型案例、鮮活語言、生動故事闡明觀點,做好二十大精神的基層宣講。要緊密聯系各地情況和風土人情,講好“地方話”,讓宣講既有深度,也有溫度。
(作者系綿陽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室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