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22年全國城市“百強榜”顯示,綿陽GDP排名第86位,在2021年第92位的基礎上躍升了6位。“在全國爭坐標、找位次”,展現了綿陽人真抓實干、擔當奮進的決心和勇氣。事實證明:干與不干完全不一樣,認真干與應付干完全不一樣,全力以赴干與盡力而為干完全不一樣。
新春伊始,各地“拉滿弓”“上滿弦”,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競爭態勢日趨激烈。“狹路相逢勇者勝”。全省要領先,百強要進位,綿陽必須緊盯目標,拿出“動如脫兔”的精氣神,以“攻城拔寨”的拼勁,“齊心協力加油干”。
干,就要干在“攻堅破難”的緊要處:
緊要處一,堅持創新引領。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市委八屆五次全會鮮明提出“堅持創新引領”,其目的就是通過創新釋放發展活力、集聚發展動力。創新,從來都是“九死一生”,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只有勇闖創新“無人區”,才能形成“從0到1”原創性成果,拿出自己的“唯一”“首個”東西。創新,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推動觀念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的全面創新,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轉變思維方式、更新工作觀念,形成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的生動局面。
緊要處二,搶占產業新賽道。新賽道帶來大增量,帶來新希望。縱觀發展好的地方,他們在搶占產業新賽道和制高點上十分敏銳、措施得力。如果固守原來的舊賽道,不找新賽道,綿陽的總量很難做大、質效也不高。搶占新賽道,突出一個“快”字,圍繞核醫療健康、激光、機器人等戰略方向,迎“風”而上,搶灘占先,加快布局,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突出一個“引”字,緊扣新興產業,招大引強,精準引進一批延鏈、補鏈、強鏈項目,讓新賽道產業建鏈成圈。
緊要處三,優化營商環境。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經濟健康發展,這些都關乎營商環境的好壞。“門難進、臉難看”,“吃、拿、卡、要”,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辦事效率低,服務不到位……這些現象嚴重阻礙了發展,必須堅決鏟除。要針對深化“放管服”、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推動行政審批流程再造、打破隱形壁壘等方面,花時間、添措施、破難題。要強化“有需必應、無事不擾”的用戶思維,深入開展“暖企”行動,大力優化營商環境。
工作推不動、推不快,往往是難點無法突破。只有抓住工作重心和關鍵,干在“攻堅破難”的緊要處,才能更好實現“開門紅”“開局穩”“開年順”。(欣言)
編輯:郭成 校對:李志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