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春第一訓
植保無人機“飛手”集體參訓
2月6日下午,綿陽市三臺縣智飛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實訓基地內,農業植保無人機操作技能培訓教官趙福勇操控多旋翼植保無人機快速掠過麥冬田,巨大的轟鳴聲和螺旋槳刮起的強風讓33名學員不由自主地發出驚嘆。
這33名學員是該校2023年第一期的參訓學員。今年12月前,還將有200名左右的“飛手”接受培訓。自2018年學校成立至今,已培訓包括種植大戶、農資經銷商等植保無人機“飛手”1000余人,其中,綿陽本地“飛手”600余名。
運用植保無人機進行施肥、播種、打藥等操作,省工省時效率提高。學員林爽親眼見證了無人機的“神操作”。
去年9月,綿陽明興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700多畝柑橘要進行掛果后的病蟲防治,按傳統的打藥作業需要10人花費7天左右時間才能完成,而該校派出4人和4臺植保無人機,僅用時1天就完成農藥噴灑作業。深受啟發的公司領導層,開年后第一時間便派林爽參加培訓。
綿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技術人員告訴記者,以噴灑農藥為例,傳統方法1人1天能完成10畝的作業量就已經接近極限,而1人1臺植保無人機一天在平壩可輕松完成300畝左右的作業量。此外,傳統方法噴出的是水滴,而植保無人機噴出的是水霧,不僅節水,作業時產生的旋翼風還可將藥劑噴覆在葉面以下,病蟲防治效果更佳。
目前,綿陽有500余臺植保無人機,近5年來,無論是普及率還是裝備率都穩步保持20%左右的年增長率。(郭超英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祖明遠)
(原載《四川日報》2月9日)
編輯:郭成 校對:李志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