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市農業生產已經進入關鍵時期,我市如何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工作?記者日前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農業農村部門組織專家會商印發《關于切實抓好當前小春作物田間管理工作的通知》,因地因苗制宜,為奪取小春糧油豐收,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推進糧食生產提質增效打下堅實基礎。
據了解,2023年綿陽市大春糧食作物計劃栽播467.91萬畝,較2022年增加4.83萬畝。“為讓‘天府糧倉’真裝糧、裝好糧、多裝糧,我們在具體工作中實行分類指導,突出肥水管理”。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市農業農村部門根據當前作物長勢情況,針對不同作物進行分類指導,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環節。
具體來說,一是對種植小麥田塊因苗因墑灌水追肥,以緩解旱情,促弱轉壯增加分蘗;對長勢弱且早衰油菜可葉面噴施2%尿素+0.2%磷酸二氫鉀。二是初花期利用植保無人機畝施40%菌核凈40-60克+速效硼肥15克+磷酸二氫鉀50克,防菌核病、防花而不實、防早衰、防高溫逼熟和促油菜后期生長發育,并抓好清溝排濕,落實防寒抗凍措施。對種植馬鈴薯田塊則施足底肥,在出苗期注意破膜引苗,視苗情施好追肥,及時揭膜注意保暖防寒并進行中耕除草、培土。
不止于此。當前,氣候轉暖,正是油菜和小麥病蟲害的高發時期,市農業農村部門還組織各地技術力量深入田間地頭,對小麥條銹病、蚜蟲、油菜菌核病、馬鈴薯晚疫病等病蟲常發、易發、重發區進行重點排查,抓好病蟲綜合防治。
“我們地里的油菜葉子黃了,請您來看看。”2月4日,三臺縣金石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溫元輝接到農戶打來的電話。
打電話的是該鎮宏梅農場負責人林紅梅。今年,林紅梅種植了400余畝油菜。眼下正是油菜蕾薹的關鍵時期,她發現地里的油菜出現黃葉枯爛的現象,便急忙給鎮農業服務中心打了電話。“葉片被小菜蛾禍害過,葉片經脈受到損壞,無法輸送水分。”在詳細觀察后,溫元輝說出病因,并建議林紅梅盡快噴灑藥水進行防治。
同時,各地也充分發揮“五有五好”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帶頭作用,大力推進統防統治,帶動群防群治,抓好小麥條銹病、油菜菌核病、蚜蟲等病蟲害防控,切實壓低菌源蟲源基數,減輕穗期大面積防控壓力。
做好應急預案也不容忽視。該負責人透露,全市各地還高度關注干旱、凍害等重大自然災害對小麥、油菜、馬鈴薯的影響,嚴格執行應急值班制度,全力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綿報融媒記者 李靈越)
編輯:郭成 校對:李志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