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揀快遞
綿陽新聞網訊 2月25日11時30分,在涪城區劍南路西段388號順豐速運營業部門口,幾十輛快遞車有序停放,快遞小哥正在等待派發快遞。
營業部里,工作人員正忙著分揀快遞。“每天11時30分到12時,是營業部最忙的時候。”網點經理陳其平說,這些快遞將從這里派發到千家萬戶。
記者從綿陽市春運專班辦公室獲悉,1月7日到2月15日,40天全市共收派快遞3699.23萬件,與2022年同期相比上升12.52%。“這顯示出綿陽消費者購買力很強。”市郵政局工作人員介紹。
25日,在安州區一家菜鳥驛站,正在領取快遞的鄧明榮說,他買了一箱綿陽米粉,還買了小火鍋、北川臘肉和香腸。“這些東西都是綿陽本地生產的,食用方便,味道也適合我。”有數據表明,去年我市同城快遞業務量累計1490.22萬件。
快遞業聯系千家萬戶、暢通供需兩端,快遞數量的增加,是居民消費信心恢復、消費市場復蘇的最佳注腳。綿陽市商務局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我市實現網絡交易額3419億元,同比增長4.49%,總量穩居全省第2位。網絡零售額299.10億元,同比增長8.75%。實物型網絡零售額發展迅速,主要得益于我市因地制宜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創新業態,智易家、蜀臘記、川蜀老味道、宏盛源、云豪電子商務等一批具備發展潛力的中小電商企業充分發揮企業優勢,發揮流量經濟作用,做大做強。同時,圍繞綿陽米粉、香臘制品等農特產品,持續培育了一批以黃天鵝、圣迪樂村、蜀臘記、楊大爺等為代表的具有綿陽特色、安全優質的“綿陽造”網銷品牌。
“2022年收件量500多萬件,末端配送1400萬件,2023年1月派送190多萬件。”四川順豐速運有限公司綿陽分公司玉女路業務部經理張洪彪介紹,2023年,收件規模預計550萬件。在派件能力方面,將在快遞末端服務上多下功夫。(綿報融媒記者 劉毅 胥江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