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整齊擺放的辦公座椅、多樣的報刊書籍、齊全的電腦設備……4月28日,記者來到安州區千佛鎮茶坪社區,一樓會議室門口掛著的“代表之家”標示牌特別醒目。
“要確保代表們有地方辦事。”鎮人大主席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代表之家”建設需要規范化,主席團專門選擇了在人員流動大、方便群眾參與的茶坪社區建立“代表之家”并不斷完善功能配備。多方面提升履職陣地,確保代表開展活動有載體的同時,主席團還先后制定完善《代表之家工作職責》《代表之家活動制度》等多項制度,讓“代表之家”運行體系更加科學、有序。
去年以來,千佛鎮人大主席團堅持以多方面提升履職陣地、多渠道收集意見建議、多層次化解處置問題、多角度掌握工作成效的“四多”工作思路建好“代表之家”,不斷拓展代表履職深度和廣度,讓代表更好的依托“代表之家”發揮主體作用,切實搭建起政府與群眾的連心橋。
“代表之家”建立的根本目的是給代表提供履職平臺,搭建代表與群眾聯系的橋梁。“為了讓收集群眾意見常態化,我們將50名不同村(社區)、不同領域代表分成12個小組,逢2、5、8日,每月9次在鎮‘代表之家’。”該負責人表示,主席團還利用逢場趕集日,擺攤設點定期收集意見。
在多層次化解處置問題方面,簡單問題實現立即辦理。“鎮代表很大部分是鎮、村干部及場鎮單位負責人,當涉及相關問題時,代表會及時進行辦理和答復,或協調相關機構處置,并向主席團報備。”該負責人還告訴記者,收到代表提交的意見建議后,由工作人員審核并分類分級處理,能夠由鎮政府辦理的及時轉辦,需要區級層面解決的及時向區人大報告。
與此同時,鎮人大主席團還以及時回訪相關群眾、設立專題小組、開壩壩會聽民論等方式,多角度掌握工作成效,補齊代表之家短板。2022年至今,千佛鎮“代表之家”開展代表進家110余次400余人,“代表趕集日”活動15次,代表“四聯三進”入戶300余人次,共計接待和走訪群眾1000余人,收集群眾意見建議38條,多途徑解決36條,2條交由鎮政府相關部門協調辦理。千佛鎮“代表之家”將繼續發揮好代表職責,解決好群眾關心的“小事、難事、具體事”,真正做到將問題矛盾化解在基層,讓群眾滿意在基層。(綿報融媒記者 趙燁)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