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仲夏時節,綿陽綠草如茵、繁花似錦。漫步在街頭,一個個口袋公園小而精、潔而美,市民推窗見綠、出門進園;大街小巷干凈整潔,人車通行順暢,文明禮讓蔚然成風;志愿服務遍地開花,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如圖)文明城市中的點滴美好,讓市民們實實在在感受著獲得感和幸福感。
文明是最美的風景,城市因文明而美麗。如何讓文明之美內化于心?近年來,綿陽注重文化潤心、文明塑城,堅持以文化人,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用文化生活打造城市氣質。
近日,游仙區2023年非遺藝術節暨夏日消費季活動拉開序幕,活動現場精心編排了一系列好看好玩的非遺節目,讓市民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無獨有偶,不久前,綿陽市2023年文化館服務宣傳周暨蒲公英文藝小分隊惠民演出在鐵牛廣場舉行。看川劇、聽好歌、品非遺剪紙……這場集歡樂與學習為一體的惠民演出旨在通過多彩文化服務進一步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市場、提升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不僅如此,自今年3月以來,綿陽在科創基金小鎮·綿樂薈文化共享空間、綿州大劇院、越王樓等全市多個點位同步推行“每周相約”的常態化文藝演出,古風、潮流、民樂、街舞、戲劇……主題形式多樣,大多以免票或低票價形式推行,讓藝術惠及更多市民和游客。
一場場生動的文藝活動浸潤著新時代文明實踐。如今,漫步綿陽街頭,市民們悠閑地下棋、運動、跳舞等場景隨處可見,朝氣蓬勃的氣息正撲面而來。(綿報融媒記者 曾晨 實習生 趙婉汝/文 王勇/圖)
城鄉文明創建
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闡釋·文明城市
創建文明城市活動是精神文明創建的龍頭工程,是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城市化進程順利推進的重要途徑。
創建文明城市活動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工作和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為人民的工作導向,推動城市科學規劃、精心建設、精細管理,促進城市生產發展、生活宜居、生態良好,打造城市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眾生活質量,建設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