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強化網絡知識產權保護
“綿州·吾為之”知識產權保護團隊受到國家表揚
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于表揚2022年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成績突出集體和個人的通報》,綿陽高新區檢察院“綿州·吾為之”知識產權保護團隊作為全省檢察機關唯一集體,被評為“2022年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成績突出集體”。
據了解,市知識產權領導小組聚焦檢察供給側,圍繞綿陽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相關部署,深入推進知識產權檢察履職與科技城創新供需精準對接,取得明顯成效。
聚焦新業態新領域發展需求,強化網絡知識產權保護。圍繞數字經濟健康發展需求,加大對計算機軟件、數據庫、網絡域名、數字版權、數字內容作品等網絡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成功辦理四川省首例音樂網站侵犯著作權刑事案件,在辦案中充分利用“雙報到”“行刑銜接”“提前介入”機制,有效前移工作關口,指導行政執法部門按照刑事案件證據標準采集侵權證據,針對網絡音樂版權侵權頻發現象,經履職調查并制發檢察建議,推動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開展專項行動,切實優化網絡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圍繞科技型企業法治服務需求,拓展檢企聯絡多元化平臺。出臺“一攬子”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貼身”服務措施。在多家高科技型企業設立知識產權檢察保護工作站,以保護站為前沿陣地,深入了解科技型企業法治需求,為企業“量身定制”更優法治產品,“上門問需”走訪企業,為企業“上門送法”。高新區檢察院在辦理一起專利技術外泄、商標權侵權案件時,以檢察建議推動受害企業及時填補人員管理和關鍵技術保護方面的漏洞,并與該企業簽訂檢企合作協議,確定雙方從建立普法教育長效機制、常態化溝通聯絡機制等多方面強化協同配合。
著眼創新發展環境提質需求,以能動履職推動社會治理再優化。突出“智治”賦能,上線知識產權檢察保護微信小程序,集成法律法規查詢、案例展示、線索舉報、檢企對接等9大項服務,其中線索舉報模塊下分侵犯商標類、侵犯專利類、侵犯商業秘密類和侵犯著作權類四個小項,舉報要素簡潔,使用方便快捷。小程序后臺聯通市場監管、政法、文化執法等10余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及下屬機構,有效拓展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云上空間”,助推科技創新大環境再優化、再提質。(綿報融媒記者 任明勇)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