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鄧勇 王勇 朱博文
5月28日,“科技外交官之家”綿陽站正式揭牌成立。
十多位大使、參贊、專家專程前往綿陽,支持綿陽的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市級相關部門、各縣(市、區)、園區、高校院所和重點企業代表現場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科技外交官之家”為什么會選擇設置綿陽站,對于綿陽科技發展又有怎樣的意義?科技外交專家委員會主任靳曉明指出,綿陽作為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建設的中國唯一科技城。這里有眾多的科研院所、企業和機構,無論是從城市自身條件還是發展潛力來看,“科技外交官之家”落地綿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科技外交官之家”是一個高端國際合作資源平臺,始建于2009年,由科技部時任部長萬鋼啟動。該平臺聚集了百余名大使、科技參贊等專家,能促進全國和地方政、產、學、研的緊密結合,促進我國科技界與國外交流與合作,作為科技與外交的有機結合,為民間國際科技合作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信息和智力支撐,為國家科技創新戰略的地方發展建言獻策。
靳曉明對“科技外交官之家”綿陽站提出四點建議。第一,要持續加強科技外交戰略研究,科技外交能力建設。第二,積極參與協會主辦或是承辦的科技與外交相關論壇。第三,共建全球引才引智平臺,集聚優秀海外科技資源。第四,要深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加強技術轉移基地建設,
期待依靠綿陽本地的科技界或者經濟界的多方推動,依托協會外交資源及國際科技創新服務組織網絡,將全球范圍內的人才、資金、技術、理念實現串聯,促進科技創新交流合作。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