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茶葉種植面積有近10萬余畝,尤其是當地特有的苔子茶,擁有耐寒芽壯,葉厚,且氨基酸含量高的特點,可謂茶中佳品。(記者 胥江 攝)
大禹門前樹,千年苔子茶。擁有千年種茶歷史的北川,正迎來茶葉產業的深度蝶變。
“以前我們是賣原茶,只能給他人做嫁衣,如今,我們是賣品牌,產品遠銷長三角地區,今年我們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干,爭取讓產業的綜合產值突破7.5億元。”
孟夏時節,北川約10萬畝茶園經歷了忙碌的春茶采摘期后,迎來了難得的“休整”。5月14日,北川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楊曉坤來到正在“休整”的擂鼓鎮蓋頭山茶園,為茶園一線的工人和業主帶來了好消息:全縣將爭取更多支持和幫助、推動茶產業提檔升級。
北川素有“羌茶之鄉”的美譽,當地種植的苔子茶更是質量上乘,但作為全省30個茶業重點縣之一,一直以來,北川的茶葉品牌卻籍籍無名。加工能力弱,市場銷路窄,附加值低,是過去北川茶葉的真實寫照。如今這里的茶產業緣何發生巨變?這背后又有著怎樣的故事?5月14日,川觀新聞記者跟隨“浙川一家親,共鑄山海情”浙川東西部協作主題采訪組一行來到北川縣,在茶園一線和茶葉加工車間現場,觸摸到了這個產茶大縣的求變脈動。
□川觀新聞記者 樊邦平 郝飛
一線觀察 從賣原茶到賣品牌茶葉經銷商變身地方名茶企
“綠茶,3箱,100盒,打包發往浙江。”
5月14日,東西部協作柯城·北川產業園內,北川莫朵格依茶業有限公司生產基地一派繁忙,剛剛從外地洽談業務歸來的公司銷售負責人蔣心嵐,顧不上休息,便緊鑼密鼓地安排起了茶葉銷售工作。
今年春季以來,北川茶葉在浙江的銷售態勢持續向好,作為北川知名茶葉加工企業的銷售負責人,蔣心嵐忙得幾乎是腳不沾地。今年以來,該公司已向浙江銷售了300多萬元的茶葉。
蔣心嵐從事茶葉銷售已有多年,但近兩年北川茶葉產品的銷售火爆和出圈,讓她大呼想不到。
“以前我們只做茶葉銷售,主要業務就是把北川的原茶買來,再賣給川內和江浙地區的茶廠,做他們的貼牌產品,為他人做嫁衣。現在不同了,我們不僅在浙江衢州建起了‘北川館’,還在浙江11個地方建起了茶葉經銷點,以浙江為跳板,我們公司自有的茶葉產品已全面打入了長三角地區。”聊起公司的茶葉銷售情況,蔣心嵐難掩心中的喜悅。
因看好川茶產業的廣闊前景,蔣心嵐所在的茶葉銷售公司于2014年成立了北川莫朵格依茶業有限公司,旨在打造集茶葉種植、生產、加工、銷售和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茶企,但由于缺乏技術和市場銷售渠道,公司在成立之初,一度遭遇不少發展瓶頸。
新一輪浙川對口工作開展以來,公司在浙江方面的幫助下,一方面引進了一批先進的制茶設備,擁有了微波殺青技術,掌握了清潔化連續加工工藝,茶葉的加工能力也因此走在了行業的前沿。另一方面,公司在浙江方面的專家幫助下,將北川優勢茶葉資源、現代化裝備和羌茶非遺技藝相結合,開發出了紅茶、黑茶、花茶、綠茶等高品質產品,全力打響了“莫朵格依”羌茶品牌。此外,借助浙江方面為北川開辟的銷售渠道,公司的茶葉產品迅速打入了浙江市場。
“2021年我們在浙江的銷售額達到1000萬元,自此以后,這個銷售額每年都在以10%左右的速度遞增。”蔣心嵐告訴川觀新聞記者,今年她已定下了營銷小目標,全力打開浙江黑茶市場,爭取公司全年在浙江銷售茶葉3000斤。
背后解碼 浙川協作解難題茶業大縣迎蝶變
從一個為他人做嫁衣的茶葉經銷商變身地方知名茶葉企業,“莫朵格依”的崛起,和其背后的羌茶命運之變,是整個北川茶產業發展變化的一個縮影。
從賣原材料,到賣成品,北川茶葉“強勢”打開競爭激烈的江浙市場背后,要歸功于新一輪浙川對口工作。
作為四川30個重點茶葉縣之一的產茶大縣,北川有著悠久的茶葉種植歷史和濃郁的茶文化,全縣有百年以上老茶樹3萬余畝、千年以上老茶樹2000余棵,全縣的茶葉種植面積有近10萬余畝,年產鮮葉近9000噸,全縣年產干茶近1700噸,尤其是當地特有的苔子茶,擁有耐寒芽壯,葉厚,且氨基酸含量高的特點,可謂茶中佳品。但一直以來,因加工能力弱,精制茶葉銷售渠道窄等因素影響,北川的茶葉大多是作為原材料而被銷售。
2021年,新一輪浙川對口工作開展以來,在浙江省駐綿陽幫扶工作隊的幫助下,北川茶產業迎來蝶變。
北川茶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黎開強介紹,浙江的支持集中體現在茶葉種植栽培、制茶加工、市場拓展和消費幫扶四個方面。
據悉,近年來,浙江方面不僅幫助北川引進了最為先進的茶葉、茶園管理和茶葉加工先進技術,更加大了對先進制茶設備引進的支持,幫助北川采購到了一批揉捻、殺青、提香機器設備,促進了北川茶葉的品質提升;同時,浙江還不斷從營銷角度發力,通過東西部協作系列活動將北川的茶葉產品帶向了浙江。
傾心幫助,共鑄山海深情。近年來,在浙江幫扶干部的幫助和支持下,北川不僅改造提升了曲山鎮、漩坪鄉等茶園2000余畝,全縣的制茶企業更躍升至27家,其中還誕生了2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茶葉加工廠房面積擴大到6萬余平方米,“莫朵格依”等一批本土精制茶葉品牌迅速崛起,全縣的茶葉產品更是逆勢突圍,打入了老牌的茶產業大省浙江,全縣茶業年產值也增加至6.05億元。
“現在,我們僅僅干茶一項,賣到浙江的量便達到了700多噸,是過去賣到全國的總和,而如今賣往全國的干茶數量已達到1400多噸,也就是說全縣超過八成的干茶都銷往了全國。”北川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楊曉坤介紹,今年,北川總共接到了2000噸的干茶訂單,2025年,當地將持續做強茶產業,讓干茶的產量達到3000余噸,讓茶產業產值突破10億元。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