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
村民游客同包“粽王”
綿陽新聞網訊(沈倩 鄧鈺卓 記者 胥江 唐云峰 文/圖)6月8日,北川石椅羌寨鄉村振興先行區通泉鎮神木羌寨熱鬧非凡,來自各地的游客一起動手,包制寓意國泰民安、五谷豐登、民族大團結的56斤“粽子王”(如圖)。
活動現場,豐富的傳統民俗活動讓游客充分感受到了中華傳統節日的濃厚氛圍和儀式感。來自天南海北的游客紛紛穿上當地民族服裝,參與包粽子、祈福巡寨等活動,小朋友們也興致勃勃地拿起竹扒等工具,享受民俗活動獨有的樂趣。活動中,村民和游客們用糯米、竹筍、五谷雜糧精心制作了一個重達56斤的“粽子王”,并在祈福儀式后一起分享。
江油
濃情端午多姿多彩
綿陽新聞網訊(羅蓉 張俊華 記者 陳元松)端午節前夕,江油城鄉粽香四溢,節日氣氛濃郁。
中壩街道城北社區開展了“粽情端午,歡樂共享”主題活動,社區工作者與居民們一起動手包粽子,清新的粽香伴著歡聲笑語,讓所有人感受著濃郁的傳統節日氛圍。
三合鎮桂香社區組織開展“濃情端午”主題活動,街坊鄰居相互配合,用準備好的艾草、布料、針線等材料制作香包。
龍鳳鎮開展了包粽子、包子、抄手“大比武”,大家分成3組,分別參加包粽子、包包子、包抄手比賽。大家“賽”得不亦樂乎,感受傳統節日魅力的同時,進一步增進了交流。
三臺
文化盛宴品味非遺
綿陽新聞網訊(三臺融媒記者 李春梅 文/圖)端午節前夕,“三生萬物·濃情端午”三臺縣2024年“我們的節日·端午”系列活動為市民游客奉上了一道道文化大餐。
游不完的古城,品不盡的粽香。街頭巷尾,幾位挑著擔子的“簪花爺爺”穿梭在人流中,不時為游客送上一束束精心準備的菖蒲、艾蒿,還有暖暖的端午祝福語;活動現場,舞蹈翩躚,古箏悠揚,古色古香的表演與古城交相輝映,武術表演者們手持刀槍劍戟,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呈現出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活動現場還有香囊制作體驗(如圖)、中藥特色飲品體驗、石臼搗艾非遺體驗以及泥塑、剪紙、漆染、布藝等各類非遺項目體驗,讓人樂在其中。
安州
勞動實踐感受傳統
綿陽新聞網訊(安州融媒記者 安崢)近日,安州區秀水鎮第一小學的學生們開展端午活動,抓雞、包粽子、畫鴨蛋……用自己的方式迎接端午節。
在秀水一小勞動實踐基地,同學們紛紛化身烹飪小能手,準備好紅棗、豆沙、八寶、鮮肉等包粽子所需要的原材料,卷粽葉、填粽米、壓緊、封口、扎捆,忙得不亦樂乎。在學校的另一邊,畫鴨蛋、編五彩繩、制香囊等特色活動也在同步進行。“你看,這是我畫的粽子!”學生李瑩萱表示,每年端午節自己都和家人一起包粽子,“所以今天我畫了粽子”。
把傳統節日與勞動實踐課結合,是秀水一小近年開發的特色課程,通過打造18畝勞動實踐基地,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熱愛家鄉并立志建設家鄉的優秀品質。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