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綿州大小事
        龍怡珍:小小麥稈“烙”出萬千錦繡
        发稿时间:2024-09-22 09:07   来源: 綿陽日報
          摘要:麥稈烙畫又稱麥草畫、麥燙畫、燒燙畫等,起源于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其后經歷代傳承,成為一種完善的藝術形式。因其出色的工藝價值和表現技巧,被譽為“中國民間藝術一絕”。


          原標題:市級非遺項目“麥稈烙畫”代表性傳承人龍怡珍——

          小小麥稈“烙”出萬千錦繡

        工作中的龍怡珍



          麥稈烙畫又稱麥草畫、麥燙畫、燒燙畫等,起源于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其后經歷代傳承,成為一種完善的藝術形式。因其出色的工藝價值和表現技巧,被譽為“中國民間藝術一絕”。

          在三臺潼川古城,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麥稈烙畫”的代表性傳承人龍怡珍,以麥稈為材料,大膽吸收國畫、版畫、剪紙、烙畫、貼畫等諸多藝術表現手法,以精湛的制作手法,巧妙地制作出了古樸典雅、惟妙惟肖的手工藝品。近日,記者來到潼川古城,對龍怡珍進行了采訪。

          

        龍怡珍精心制作的麥稈畫古樸典雅、惟妙惟肖。

          結緣小麥稈 “烙”繪大世界

          在龍怡珍的麥稈烙畫工作室里,從栩栩如生的花鳥魚蟲到鐘靈毓秀的山水,從憨態可掬的熊貓到喜獲豐收的農民,從十二生肖書簽到形式多樣的冰箱貼等文創作品……每一幅畫都由麥稈剪貼而成,幻化出活靈活現的萬千風物。

          說起自己第一次結緣麥稈畫的場景,龍怡珍至今歷歷在目:“普通草帽上用麥稈拼接出好看的花朵,一下子就吸引了我,讓我愛不釋手……”

          那是2005年的春天,龍怡珍隨丈夫走親戚。在親戚家的墻上,龍怡珍取下一頂有麥稈拼接花朵裝飾的草帽向他問個不停。此時,她還是三臺棉紡廠的一名幼兒園老師。此后,龍怡珍開始跟隨親戚學習麥稈畫的簡單制作方法,偶爾教幼兒園的小朋友制作手工。

        龍怡珍精心制作的麥稈畫古樸典雅、惟妙惟肖。

          2008年,龍怡珍退休后一直把國畫當作業余愛好,筆耕不輟。

          2019年末,龍怡珍參加了四川省農業農村廳舉辦的“五匠+”鄉村藝人精品培訓班,到自貢麥稈烙畫導師楊權福工作室學習麥稈烙畫,在培訓班學習期間,她用學習國畫的基礎結合麥稈烙畫技藝,創作的《一池青蓮》《春筍》《幽蘭》三幅作品被四川省農業農村廳收藏。

          這一次專業的學習,重新燃起了她制作麥稈烙畫的熱情,從此開啟了她與小麥稈“畫”大世界的“雙向奔赴”之路。

        龍怡珍精心制作的麥稈畫古樸典雅、惟妙惟肖。

          勤于練技藝 妙手出精品

          雖然有國畫功底,但對于龍怡珍來說,學習麥稈畫還是給她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制作一幅精致的麥稈畫,過程精細而繁瑣。首先要選材,依次是漂白、構圖、剪裁、粘貼、燙染等30多道工序。”龍怡珍說,在所有工序中,最難的就是燙。烙鐵需要通過溫度、力度的精準把控來刻畫線條、堆砌細節,在圖形上燙出深淺不一的顏色,形成明暗對比。

          比如要把人物烙得像,必須精準把握人物五官的比例,以及發型、穿著等特點。經過調節烙鐵的溫度,呈現顏色也會有深淺的區別。這就要求制作者具備較深的美術功底,平時多觀察,勤練習。

          在龍怡珍創作的眾多麥稈烙畫人物中,《一粒米的史詩》運用國畫元素進行烙繪,突出人物細微的面部表情及綠色水稻的靈動線條,講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辛勤耕耘之路。這幅作品于今年8月初入選了沿黃九省區民間工藝美術精品展。

          在不斷地學習和練習中,龍怡珍的作品由剛開始單一的平面剪貼,到浮雕、剪貼和國畫融合的完美呈現,由原來的單一色到多種色彩交替變換,這些創新讓她的作品不僅有了濃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又極富現代裝飾性和欣賞性。

        龍怡珍精心制作的麥稈畫古樸典雅、惟妙惟肖。

          在龍怡珍麥稈烙畫工作室,從神話傳說到現代故事,從山水花鳥到新聞時事,一幅幅麥稈烙畫經過龍怡珍之手,展現著世間百態,記錄著時代發展,更凝聚著她傳承技藝不放棄的心血。

          這些年來,龍怡珍不斷學習、融合創新,將作品巧妙注入郪江文化、杜甫文化、潼川古城文化及非遺美食等本土文化符號,并緊隨“一脈相承”志愿者服務活動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進鄉村,進景區,常態化開展三臺縣宣傳和推廣活動,把傳統文化的基因深深根植在三臺這片土地上。

          2022年,龍怡珍以麥稈為材料,通過繪制花卉、十二生肖和豐收場景等形式,創作了以“奔向幸福路”為主題的系列麥稈烙畫作品,展現了三臺縣農業興、農民富的生動畫面。

          當年9月,《奔向幸福路》作品在新津農博園參加中國農民豐收節展覽,被央視關注并對龍怡珍進行了專訪。

          近年來,龍怡珍創作的麥稈烙畫多次被央、省級媒體報道,她還二十余次參加三臺縣“一脈相承”志愿者活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和各種節日慶典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十余次參加綿陽市非遺中心組織的非遺進社區和各種活動,多次參加綿陽市文廣旅局組織的“綿品出川”和綿陽市“文化三推”展示展演活動。

          2020年10月,龍怡珍被公布為三臺縣第四批縣級代表性傳承人;2023年12月被評為“四川省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2023年,三臺麥稈烙畫被評為綿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龍怡珍精心制作的麥稈畫古樸典雅、惟妙惟肖。

          匠心傳非遺 留住老手藝

          如何讓麥稈烙畫這項古老技藝在新時代綻放出新光彩,走向更大舞臺,擁抱更大世界?從2019年起,龍怡珍堅持在三臺非遺館靜態展示與活態展示,也常免費為市民、外地游客、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乃至德國小朋友宣傳本土文化以及非遺,讓他們現場體驗、制作麥稈烙畫。

          2022年11月10日,龍怡珍被聘為三臺開放大學社區學院麥稈烙畫客座教授,為開放大學學生免費授課、錄制教學視頻。

        龍怡珍精心制作的麥稈畫古樸典雅、惟妙惟肖。

          “從最初的喜歡到后來的熱愛,麥稈烙畫到現在已經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希望能將這門技藝傳授給更多的年輕人,將麥稈烙畫蘊含的文化正能量傳遞給大家。”龍怡珍不僅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藝,更對傳承這一傳統文化充滿熱情。她希望通過培訓班的形式,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并參與到非遺的保護與傳承中來。?(王璐 龍科宇 記者 李春梅 文/圖)


         

           編輯:郭成



        相关新闻:
        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va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老子影院午夜精品无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中文字幕不卡亚洲|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不卡 |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免费中文视频| AV成人午夜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热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2021国产毛片无码视频| 无码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 最好看的最新高清中文视频| 伊人热人久久中文字幕|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资源网|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高清app|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 日韩成人无码中文字幕 |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伊人久久无码精品中文字幕 |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性色| yellow中文字幕久久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 亚洲ä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日韩区欧美区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