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籍大學生在“青春之約·向陽而行”主題活動中積極發言。
□記者 周鈺 彭紫薇 陳冬冬 唐云峰 張瀚巍 文/圖
跨越秦嶺,帶著涪江的風、李白的詩、科技城的星光,還有家鄉人的牽掛,在十三朝古都西安,如期相見。
4月27日下午,在陜西師范大學的新勇學生活動中心,“青春之約·向陽而行”主題活動舉行。這是“安逸四川·樂游綿陽”2025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系列宣傳推廣活動西安專場的子活動之一,更是一場跨越千里的“鄉情之約”。50余名綿陽籍學子及同窗好友齊聚一堂,共敘桑梓情誼,共繪家鄉未來。
從“大熊貓第一市”到人文薈萃,從中國兩彈城到中國科技城……一部鮮活生動的綿陽城市宣傳片全方位展示綿陽厚重的人文、瑰麗的山水、創新的火花、升騰的煙火氣,帶領學子直觀感受家鄉蓬勃發展、機遇層出不窮。市委宣傳部、南山中學有關負責人在主題活動上,就綿陽的歷史底蘊、發展現狀、文化傳承、教育資源等方面進行推介。
聲聲鄉音,情深誼長。陜西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化專業學生常嘉樹在交流發言中,化身成為家鄉文旅的熱忱推介者。“能夠參加家鄉的活動,感到很高興、很自豪。”他說,活動讓人備受鼓舞,將把老師教學的智慧運用到今后的工作中。
對于陜西師范大學歷史專業大三學生方紫璇而言,這場主題活動期盼已久。“在異鄉就讀,能通過一場活動,見到這么多老鄉,倍感親切與溫暖。”方紫璇說,“今后將繼續在西安講好綿陽故事,做好家鄉代言人,讓更多同學感受到綿陽發展的變化,未來也將回到綿陽教書育人,將更多故事帶回綿陽,講給更多人聽。”
“下一步,綿陽將整體塑造精品線路品牌形象,持續擴大全國輻射力和國際知名度。”天府旅游名導王佳敏從北、東、西三條綿陽精品旅游線路進行推介。
鄉音與掌聲在活動中交織,歷史與當下也在推介中對話。活動在彼此交流中化作了雙向奔赴的熾熱情懷,不僅喚醒了綿陽在外學子對故鄉的深情,更鋪就一條人人宣傳推廣家鄉的新路。
而在這場活動中,點燃現場氛圍的是“青春專列”校園推廣環節。工作人員向同學們送上包含惠游卡、文旅地圖、綿陽特色美食的文創禮包,邀請大家“五一”假期攜同學好友,到綿陽觀光游歷,不僅享受部分4A級景區免票優惠,還可通過參與“青春專列”活動享福利、贏獎品。
“‘五一’將近,我們誠摯邀請大學生朋友們,帶上你們的同學,乘著青春專列,把論文寫在綿陽大地上,把足跡留在涪江水岸旁!”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現場發出誠摯邀請。
“真心”必然換來“傾心”。陜西師范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大一學生石晶滿是自豪:“這場活動,讓我們這些在外學子感受到了來自家鄉的關心關愛。”
如今,青年學子在蓬勃發展的文旅舞臺上無疑是潛力巨大的寶藏,如何留住青春的腳步,贏得發展的機遇,是綿陽一直以來探索的話題。這場以情感為紐帶的主題活動,正是綿陽將青年群體流量轉化為文旅推廣熱量的再一次探索。
又一場活動圓滿落幕,綿陽相信,這場跨越千里的雙向奔赴,將書寫出更多的精彩篇章!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