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油全力打造現代化畜禽養殖新高地
規模化養殖筑基 智能化轉型增效 品牌化延伸拓市
四川創牧農業有限公司蛋雞產業園
江油市生豬種業現代農業園區成功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種業園區,百萬羽禽蛋產業園一期滿產運行,種養循環模式全面推廣……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為農民增收、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年來,江油市緊緊圍繞“穩產保供、綠色轉型、提質增效”發展目標,加快建設全產業鏈現代化畜禽養殖新高地,全力推動江油畜牧業向規模化、智能化、品牌化轉型升級。
江油“黑味美”豬肉制品廣受市場青睞
規模化養殖提升綜合效益
在位于方水鎮高包村的四川創牧農業有限公司蛋雞產業園內,現代化雞舍鱗次櫛比,智能設備有序運轉。“我們公司每天產50萬枚雞蛋,通過冷鏈物流直供全國商超和食品企業。”四川創牧農業有限公司蛋雞產業園總經理袁林介紹,園區現存欄蛋雞50萬羽,年產雞蛋1.3億枚、雞糞有機肥1.2萬噸,年銷售收入達1.64億元。
與農戶散養不同,該園區從蛋雞飼料投喂到雞舍環境參數自動化調節,全部實現智能化管理。在雞蛋包裝車間,自動生產線集傳輸、清洗、殺菌、分揀于一體;雞舍配備的糞便收集系統,通過傳送帶將雞糞直接輸送至風干房處理,真正實現“料不見天,糞不落地”。
“以前的雞棚只能養兩三萬只雞,現在用的雞棚有9層,能養11萬只雞,極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采用標準化、精細化、智慧化飼養蛋雞,產出的雞蛋品質更高。”袁林介紹。
據介紹,該產業園區分三期建設,二期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前期手續,待二期項目建設完成后啟動實施三期建設,將著力打造全省最大的蛋品精深加工基地。
這種規模化、智能化的發展模式,正是江油畜牧業轉型升級的縮影。近年來,江油成功引進正大、新希望、雙胞胎、鐵騎力士等行業龍頭企業,建成標準化規模養殖場278家,全市畜牧產業年均產值達42.78億元。
江油市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站站長周鑫透露,今年江油與巨星農牧、四川創牧等企業簽訂戰略協議,計劃建設50萬頭健康生豬種養循環全產業鏈基地、150萬只蛋雞養殖基地等重大項目。這些項目落地后,將進一步提升江油畜牧業產能,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邁進,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延伸產業鏈拓展全國市場
“屠宰場一年要加工五六萬頭江油本地養殖的豬,全年豬大腸產量大概七八萬噸,都是在我們本地消化,還不夠賣,鮮肉也主要是在江油銷售。”江油市旺利康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羅婷說。每天凌晨,該限公司屠宰場燈火通明,工作人員忙碌地對宰殺的豬進行處理,經過精心處理的豬大腸被送往江油各地的餐飲企業和食品加工廠。
江油小愚娘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特色美食研發、生產、加工、推廣為一體的科技型食品企業,每天有200公斤至400公斤新鮮肥腸在該公司經過清洗、烹飪、密封、包裝后銷往全國各地。
“公司獨創321生產工藝(即3次翻洗、2次預煮、1次冰鎮)去除肥腸異味,保障口感Q彈,受到大眾喜愛,我們現在有紅燒肥腸、魔芋肥腸、黃豆肥腸等10余個品種,年銷額1000多萬元。”江油小愚娘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勇說。
江油是川豬產業集群建設縣,也是生豬調出大縣。近年來,江油市大力發展生豬產業,構建起完整的生豬種業育繁推體系,并通過政策引導、技術支持、資金扶持等多項措施大幅提升生豬產能,同時延伸生豬產業鏈條,形成了從育種到屠宰、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
與此同時,江油還依托鐵騎力士食品加工基地,生產川藏黑豬臘肉、香腸等產品,開發川藏黑豬小酥肉、烤腸、鹵肥腸等預制菜及川藏黑豬肥腸、豬肉卷等系列高端火鍋食材,精深加工年產值達8000萬元。
如今,江油豬肉制品聞名全國,“江油肥腸”“羌之鮮”“黑味美”等豬肉制品廣受市場青睞。下一步,江油將繼續推動生豬種業“育繁推”全產業鏈發展,大力發展冷鏈物流、精深加工、預制菜等新業態,支持“詩鄉肥腸”“江山有物”等品牌拓展全國市場,實現從“賣原料”向“賣產品”“賣品牌”跨越。(范靈知 江油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