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中,安昌河百盛段綠道蜿蜒如碧玉絲帶,市民緩步其間健身休閑;
24畝濱河北路社區公園從荒蕪蛻變為玫瑰長廊與星空樂園交織的生態樂園;
涪江之上,二次生長的智能閘壩正重塑水岸空間……
隨著綿陽城區涪江、安昌河沿線人居環境改善三年行動全面提速,涪江30.5公里、安昌河27.5公里的濱水空間正經歷一場以綠色安全為基底、生態人文為脈絡的蛻變,23個重點項目正精準推進,將兩江四岸“推窗見漣、出門入園”的詩意生活,轉化為觸手可及的城市現實。
PART.1
城市濱水生態空間加快煥新
漫步安昌河百盛段,綠意盎然的步道與蜿蜒河水相映成趣,整潔的人行道上市民悠然休憩。作為涪江、安昌河沿線人居環境改善三年行動的亮點工程,百盛濱河綠帶已完成升級蛻變。這條自財政大樓至油坊街、全長1142米的生態走廊,通過道路綠化提升、人行道改造等系統工程,構建起“可觀、可感、可游”的四季景觀長廊。
安昌橋至飲馬大橋堤頂人行道改造提升已完成,圖為百盛后面河堤
安昌橋至飲馬大橋段,左岸公共空間已完成改造。保留香樟、銀杏等觀賞喬木的同時,引入花喬與彩葉樹種,輔以節點花境點綴;廣場慢跑道創新采用透水混凝土與發光材料,生動詮釋“海綿城市”理念。
據悉,涪城區沿河四大項目中,安昌橋至飲馬大橋堤頂人行道改造提升、安昌橋至飲馬大橋段內河堤整治、花園和南河片區管網排查及修復3個項目已完工,青義北部生態公園正在加速建設。
安昌河濱河北路社區公園效果圖
沿安昌河西行至布魯斯海德莊園,一座24畝的濱河北路社區公園依偎在安昌河堤岸邊,曾經雜草叢生的荒地,如今正迎來蛻變。公園以“流線運動、河濱生態、休閑童趣”為設計主線,匠心布局林下休憩區、親子運動區等多元空間,玫瑰長廊、健康綠道、星空樂園等十余處互動景點錯落有致。即將同步實施的河堤路面整治及相關工程,更讓水岸安全與生態價值雙重提升,真正實現“推窗見漣、出門入園”的宜居愿景。
涪江開元橡膠壩綜合整治工程效果圖
同樣聚焦水岸安全與生態的還有涪江的閘壩工程。東方紅大橋上游750米處,開元橡膠壩綜合整治工程正如火如荼施工。破損的閘壩正二次生長為智能化底軸旋轉鋼壩,這項采用國內領先技術的工程,總投資約1.08億,打造5孔智能閘門系統,兼顧防洪與生態需求,建成后將形成4公里連續水域,后期還將打造濱水休閑走廊,為市民提供濱水休閑空間,呈現“水清岸綠、城水相融”的生態畫卷。
涪江河道生態岸線改造效果圖
記者從市住建委獲悉,按照綿陽城區涪江、安昌河沿線人居環境改善三年行動方案,我市正在對涪城區龍門至松埡河道中心線長約30.5公里、安州區先林橋至三江交匯口河道中心線長約27.5公里的范圍實施提升,推動濱水空間煥新,讓市民在城市更新中觸摸自然脈動,感受生態之美與城市生活溫度的和諧共鳴。
PART.2
兩江四岸將重點實施哪些改造
市住建委建工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改造中堅持三大原則——
生態優先,綠色安全。突出涪江、安昌河的自然生態功能,以生態空間保護修復以及河道行洪安全為基礎,筑牢生態廊道,落實海綿城市理念,為城市提供自然、生態、安全的水岸環境。
民生優先,以人為本。強化涪江、安昌河沿岸休閑生活、健身娛樂、旅游觀光和公共服務等功能,增強空間的可達性、參與性和舒適性,配套完善沿線服務設施,讓市民更加便捷親水、樂水。
品質優先,注重人文。根據沿岸歷史文化脈絡,因地制宜,挖掘、保護和傳承城市歷史文化和記憶。
安昌河普明大橋至樊華大橋段河道改造工程效果圖
具體包括四大重點任務——
◆提升河道水景。包括涪江東方紅大橋下游、安昌河南河閘壩上游開展河道岸線整治和河道內植物梳理,保障河道暢通和行洪安全;根據河道水面現狀,通過必要的河道平整及攔蓄工程的建設和改造,拓展河道水面寬度和深度,削減枯水期河道內的河床裸露段落,提高河道蓄水保水能力,改善河道水環境。
◆美化生態岸線。根據河湖岸線保護規劃,結合現狀堤防的結構形式,并按照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將硬質河堤改造為生態岸線,斜坡式河堤迎水面可種植耐沖刷植物,直立式河堤采取垂吊和攀爬類植物,實現“有堤不見堤”的目標;對河灘地因地制宜進行生態恢復,清理雜生喬灌,增設慢行步道和親水休閑平臺,灘地與河道水體自然銜接。
安昌河樊華大橋至安昌橋段岸線恢復改造工程效果圖
◆完善市政設施。梳理涪江、安昌河岸線以上道路交通環境,因地制宜實施道路交通設施綜合改造;廣場與河堤堤頂連片打造;對花園、南河等重點片區進行管網排查及修復;根據涪江、安昌河局部岸線城市設計,完善慢行通道,串聯沿岸景點和活動區域,提高濱水空間可達性和安全性;對涪江、安昌河沿線公園綠地進行改造,增加人民群眾休閑活動空間。
◆靚化濱水風貌。按照規劃,優化涪江、安昌河沿線建筑布局,對濱江濱河地區天際輪廓線進行管控和優化,確保視線通透,讓市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根據城市設計,對涪江、安昌河沿線第一界面建筑風貌進行適度改造;大力開展城市更新行動,完善配套設施,實施越王樓—碧水寺歷史文化街區、永興產業新城等項目,以河道為軸線帶動城市更新高質量發展。
安昌河濱河北路社區公園效果圖
記者獲悉,近期重點項目名單涵蓋23個項目,建設采取市級統籌協調、區級組織實施,按照“項目化、清單化”要求,制定并推進項目化、清單化方案,積極探索文旅產城融合新路徑,推動涪江、安昌河沿線“文態、業態、形態、生態”四合一發展。
(涪江觀察記者 蘭建春 唐韜 劉晏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