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進入第三天,現場熱鬧氛圍有增無減。
在綿陽展館,21家企業以“高精尖”硬核技術各顯“神通”,勾勒出“綿陽智造”的創新脈絡。其中,一些看起來并不顯眼的“小塊頭”迸發出的大能量,更是讓不少參觀者豎起大拇指。
01
全球最小的“動力心臟”
當你久坐或者收到信息的時候,你的電子手環或者手表就會傳來震感予以提醒。可你是否想過,它到底是如何實現震動的呢?在綿陽館的磁性材料與電機特色產業展區,你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在展區陳列出的微型振動電機前,記者看見了各式各樣的微型振動電機。據了解,這類電機主要是為用戶帶來觸覺反饋體驗,以增強用戶和電子產品的交互感,在智能手機、智能穿戴、VR等消費電子產品都會使用到。
產品主要分為線性振動電機和轉子振動電機兩類產品,都具有尺寸小、震感強、長壽命、高可靠性等特點。不過,要說其中最特別的,當屬于一個看起來僅有米粒大小的電機。
“這是目前全球最小的線性振動電機,主要應用在智能戒指上。”四川安和精密電子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款產品線性振動電機直徑4毫米、高度僅1.3毫米,大小堪比米粒。
超小型化的核心在于精密的結構設計,那就是在僅1.3毫米的超薄機身內,采用了創新的微米級電磁線圈和振動結構設計。這一設計使電機體積相較同類產品縮小80%,同時實現0.01秒極速響應能力,確保觸覺反饋的即時性和準確性。
“在沒有這款產品之前,我們的國產智能戒指不帶震動功能,有了它之后,國產智能戒指可謂是‘遙遙領先’。”該工作人員表示,隨著穿戴設備愈發流行,這顆振動“馬達”彌補了微型智能穿戴設備提醒功能弱的缺陷。目前,安和精密已與多家智能穿戴行業的頭部廠商展開深入合作,這顆全球最小的“動力心臟”即將在各類智能穿戴產品中發揮核心作用。
02
1000℃特高溫電纜
將一根電纜扔進火堆里會是什么樣的結果?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電纜外層很快會被熔化,只留下中間的金屬材料被燒得通紅。但如果你來到綿陽展館的航空電子特色產業區,可能會改變你的固有思維。
在這里,記者就看見了一根小小、細細的白色電纜。無論是從外觀上看還是手感上,和其他電纜都沒有明顯不同的它,卻有著一個“大名字”——航空發電機用耐火電纜,也被稱為1000℃特高溫電纜。
“在高溫環境下,它的表面會形成陶瓷層,具備1100℃高溫火焰燃燒30分鐘的耐受能力。”四川九洲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李玉琴告訴記者,這款電纜在航空航天領域具有重要用途,能夠滿足航空航天器在極端高溫環境下的特殊需求,作為電氣連接線,在飛機、衛星、火箭等飛行器中廣泛用于連接電器、儀表等設備,確保信號傳輸的準確性和設備的正常運行。
事實上
在綿陽展館還有很多這樣的“小家伙”
↓↓
◆四川六合特種金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帶來的一塊GH3044高溫合金,具有較高的塑性、中等的熱強性和優良的抗氧化性、良好的沖壓、焊接性能,適用于制作在900℃以下長期工作的航空發動機主燃室和加熱燃燒室零部件,以及隔熱屏、導向葉片等;
◆綿陽巨星永磁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一款薄薄的超高性能58SHT磁鋼,創造了行業新紀錄,該產品在150℃高溫環境下,剩磁Br首次突破15KGs,可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精密制造等高精尖領域;
◆富臨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帶來的一個諧波關節,是機器人核心部件,通過彈性變形實現高精度傳動,具有零背隙、結構緊湊、大減速比等特點……
它們雖然看起來“小”,卻因為有著高科技的賦能,在不同的領域中也能迸發出大能量。
“能一次看到這么多高科技產品,真是大飽眼福!”來自北京市朝陽區的觀眾張先生對記者說,他是鏈博會的忠實觀眾,每屆都會第一時間前來參觀,“剛剛看了綿陽館的這些展品,震撼之余也能感受到現在很多企業都更加重視自主研發,許多創新產品令人眼前一亮,很期待綿陽企業能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涪江觀察記者 鄧勇 朱博文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