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受青藏高壓影響,近期我市出現持續性高溫天氣,據氣象部門預測本輪高溫天氣將持續至8月7日前后。為有效減少高溫天氣對全市生產生活秩序造成的不利影響,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市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發布近期高溫天氣安全風險提示,提醒各地各部門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高溫天氣下安全生產和災害防范應對工作,確保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形勢穩定。
屬地和部門要做足災害防范應對和處置準備。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堅持有預警有響應,熟悉用好氣象災害應急預案(高溫),依據氣象災害預警信號(高溫)和防御指南,采取有效防暑降溫措施,做好災害防范應對處置工作。農業、林業部門要加強旱情和墑情監測,指導生產作業人員落實防暑降溫措施,合理安排工作時間,避開高溫時段作業,組織做好農業林業防災減災。交通運輸部門要督促指導公共交通運營單位落實乘客防暑降溫保障措施,做好高峰時段乘客進出車站的秩序維護和中暑乘客救助準備。經信部門要督促電力企業加強對電網設施的日常巡查和檢修維護,做好電力故障搶修,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和生產經營用電。林業部門要根據森林火險研判結果,開展防火宣傳教育、預警監測、督促檢查、火災防范和早期火情處置工作。教體部門要做好教育培訓風險提示和暑期學生防溺水工作,嚴防溺水事故發生。民政部門要指導做好獨居老人、困難群眾等重點群體落實安全防范措施。消防部門要強化值班和力量備勤,全時段做好滅火和綜合救援準備,督促各單位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及時檢查消除火災隱患。應急管理部門要加強值班值守,時刻保持應急狀態,確保一旦發生險情災情,能夠及時科學有效處置。
重點行業領域要針對性加強安全風險隱患管控治理。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緊盯受高溫天氣影響較大的重點行業領域,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和防高溫措施,切實加強隱患排查整治,堅決避免火災、爆炸、中毒等高溫天氣易引發生產安全事故事件發生。消防領域,各地及消防、住建、民政、衛健、商務、公安等部門要緊盯大型商業綜合體、醫院、養老機構、托幼和培訓機構等人員密集場所,以及高層建筑、石油化工、物流倉儲、“九小場所”、多業態混合生產經營場所、易燃易爆場所等重點區域,深入開展電動自行車、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建筑保溫材料安全隱患專項整治,全面排查整治消防設施失靈、阻塞逃生通道、電氣線路故障等消防安全隱患。危險化學品領域,各地及應急管理等部門要督促企業做好生產裝置和儲存設施的防高溫、防雷電、防靜電、防汛等安全措施,妥善保存遇高溫、潮濕、雷電等易發生事故或發生化學反應的物質,加強儲罐、倉庫、壓力管道等重點部位安全檢查。道路交通領域,各地及交通運輸、公安等部門要加強重點路段、“兩客一危一貨”及旅游車輛管理,加強對各類交通安全設施的日常養護,督促企業加強對營運車輛檢維修工作,嚴格落實車輛自燃防范措施和高溫時段運輸危化品規定。建設施工領域,各地及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門要加強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督促企業合理調整作業時間,避開高溫時段施工,必要時停止露天室外作業。工貿領域,各地及經信、應急等部門要督促企業加強粉塵涉爆、涉氨制冷等場所安全管理,落實安全用電措施,嚴防電線、變壓器等用電設施負載過大引發火災、停電等事故。非煤礦山領域,各地及應急管理等部門要督促企業采取通風等制冷降溫措施,加強高溫時段排班管理,合理安排班次,嚴格控制作業時間。文旅領域,各地及文旅、公安、教體等部門要對景區景點游樂項目和網紅打卡地等重點區域加強安全監管,強化涉河湖防溺水工作,落實高溫天氣應對措施,引導游客安全規避風險。特種設備、電力、燃氣、農業農村、民爆等其他行業領域要針對高溫作業易疲勞、生產設備易出問題、有毒有害氣體易聚集等安全問題,嚴格執行高溫條件下安全規定,結合實際落實防范措施,堅決守牢安全生產底線。(記者 謝艷)
溫馨提示
公眾要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和應對能力,密切關注氣象預警信息,避開高溫時段外出,減少戶外活動。居家注意保持室內涼爽,適時開窗通風,使用遮陽簾減少陽光直射,出現頭暈、乏力、多汗、心悸等中暑癥狀時,盡快使用解暑藥品,癥狀嚴重時及時就醫。老人、孕婦、兒童等特殊人群應盡量避免外出,確需外出時,宜有人陪伴,切勿將兒童單獨留在汽車等封閉空間內。戶外作業人群要合理安排戶外作業時間,配備防暑降溫用品,做好個人防護,出現不適癥狀時要及時就醫。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