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羅浮山漂流戲水
□ 張冬梅 羅蓉 記者 李春梅 文/圖
當40℃高溫炙烤城市時,綿陽的青山綠水正上演著一場“冰與火”的浪漫交響——隱匿在高山峽谷間平均21℃的夏天,不僅孕育出白馬王朗的原始秘境、千佛峽的激流飛瀑,更讓藏寨木樓與山野民宿成為都市人向往的詩意棲居。
這座將“涼資源”轉化為“熱經濟”的文旅之城,正以漂流、民宿、森氧三大王牌,書寫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在安州區千佛鎮7公里生態峽谷中,橡皮艇劃破翡翠般的水面,2小時的漂流之旅如同穿越侏羅紀公園。“每道急彎都能看到崖壁上的野生蘭花,水花濺到臉上都是甜的!”來自成都的游客朱女士贊嘆。數據顯示:今夏千佛山、羅浮山漂流日均接待量超2000人次,帶動周邊農家樂收入增長300%。
而在江油雁門壩,湍急的溪水倒映著青山,皮劃艇愛好者們在此劃出漣漪。青龍峽漂流集自駕、觀光、休閑、探險、親子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型體驗類漂流景區,被譽為“天然森林富氧工廠”,共有高山峽谷漂和激流勇士漂兩類漂流模式。高山峽谷漂流全長7公里,用時2.5小時,漂流河道兩岸峽谷壁立、風光迤邐,湍急的水流時而如萬馬奔騰、急瀉千里,時而又如細雨初臨、不疾不徐。激流勇士漂河道全長4公里,落差超過200米,共有30個落差點,沿途懸崖對峙、怪石嶙峋、潭多水急,一路激流勇進,高潮迭起。
隱匿在平武高村半山腰的“花間伴山”民宿,17間房如星子散落林間。清晨推窗可見云海漫過百年銀杏,夜晚壁爐旁觀星聽溪。“我們賣的不是房間,是山野里的時間計量方式。”民宿主理人強姐介紹,暑期入住率持續100%,定制采菌、溪釣等體驗項目需提前半月預約。
與之毗鄰的平武老河溝生態國際營地,慕名而來的游客除了逃離城市高溫,還能在26℃的森林秘境中享受森居住宿,153平方公里保護區內可探索大熊貓棲息地,享受自然探密的樂趣。
而深藏于千佛山下的安州區蝴蝶谷民宿集群則玩起“民宿+”:淺山溪語民宿周五的森林音樂會,三生三和民宿的紅色研學課程,讓避暑客心甘情愿“慢下來”。數據顯示,7月以來,安州區民宿訂單量同比翻番,“住民宿+玩漂流+吃山珍”的套餐消費占比達65%。
平武王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堪稱“天然空調房”,九綿高速王朗互通建成通車后,白馬王朗景區客流量同比增長150%。當地巧妙轉化生態優勢:扒昔加古寨教游客織花腰帶、搟羊毛氈帽,天母湖畔的藏餐宴席搭配敬酒歌,讓每位游客日均消費提升至800元。
當城市在熱浪中喘息,綿陽的山川正用清涼書寫經濟傳奇。這里每一度低溫都是資源,每一朵浪花都是GDP,每一間民宿都是鄉村振興的種子。
這些“涼經濟”的火爆背后,是綿陽文旅的精準布局——交通賦能,九綿高速串聯綿陽-江油-平武沿線景區景點,成都自駕平武2.5小時直達;文化加持,紅色研學走廊重現長征精神,白馬非遺表演場場爆滿;業態創新,王朗營地推出星空攝影課,千佛茶園開發冷泡禪茶。
“我們不要曇花一現的流量,要的是綠水青山永續變現的能力。”綿陽市文旅部門相關負責人道出“涼”變“熱”的辯證發展真諦。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