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泳池歡樂嬉戲。記者 陳冬冬 攝
近期,綿陽境內持續高溫暑熱天氣,全市各地氣溫均居高不下。8月5日7時10分,市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這是7月27日以來,市氣象臺接連10天發布高溫預警信號,也是7月30日以來接連7天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
近段時間的高溫天氣是怎么形成的?何時能夠緩解?8月4日,市氣象臺專家接受記者采訪,解答市民關注的熱點問題。
□ 記者 張登軍
近段時間有多熱?
打破“歷史同期最高氣溫極值”
近段時間究竟有多熱?市氣象臺專家介紹,從7月27日到8月3日,在綿陽境內的8個國家站中,除平武外,綿陽城區及其他縣(市、區)國家站的氣溫均突破了“歷史同期最高氣溫極值”,最高氣溫最大值是39.4℃,于8月3日出現在鹽亭。
但這并不是綿陽最熱的夏天。2022年夏天,全市8個國家站中,有5個站的最高氣溫超過了40℃,最高氣溫極大值是41.9℃,于2022年8月21日出現在三臺縣國家站。因此,近段綿陽境內各地高溫,并沒有突破歷史極值(與“歷史同期最高氣溫極值”概念不同)。
高溫何時能緩解?
預計6日晚降雨消暑
市氣象臺專家介紹,預計8月6日晚,受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與地面冷空氣的共同影響,綿陽境內將有一次較明顯的降水天氣過程,高溫將得到明顯緩解。
市氣象臺預報,未來一周綿陽多陣雨或雷雨,其中,6日晚、10日至11日分別有一次明顯的降溫降雨過程。6日晚的降雨將讓持續高溫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7日至9日白天氣溫仍可達35℃。
可否人工增雨?
等待降雨云系
針對持續的高溫天氣,有市民建議,開展人工增雨作業以緩解。市氣象臺專家表示,人工增雨的原理是通過飛機、火箭彈等向特定的云層撒播碘化銀、干冰等催化劑,加速云中水汽凝結成雨滴,讓原本可能“難產”的降水順利降下,或者讓小雨變成中雨。人工增雨必須要有符合一定條件的云層作為基礎,包括云層厚度達到2至3公里以上、云中水汽含量充沛、存在大量過冷水滴、具備持續的水汽補給等。
近段時間的持續晴熱天氣,大氣處于穩定的下沉氣流控制下,難以形成符合條件的可作業云層,因此無法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市氣象臺相關負責人稱,氣象部門將密切監測天氣變化,一旦有符合條件的降雨云系出現,在空域條件允許的天氣下,將第一時間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8月天氣趨勢如何?
下半月強降雨可能較多
市氣象臺專家介紹,8月綿陽境內天氣變化較大,上半月以晴熱天氣為主,月初西北部多局地強對流天氣,中南部有高溫熱浪天氣,需做好防暑降溫和電力保供。預計8月下半月強降雨可能較多,中旬后期氣溫回落到常年同期水平,可能會出現區域性的強降雨天氣。8月下旬中期,有3至5天30℃以上的炎熱或酷熱天氣,下旬后期炎熱天氣結束,可能出現區域性強降雨天氣過程。
雖然8月天氣變化較大,但氣溫并不低,預計全市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1℃左右。同時,預計全市8月平均降水200毫米左右,接近常年同期水平。
氣象專家建議,高溫天氣對水稻抽穗開花、玉米灌漿結實以及紅苕、洋芋、大豆、花生等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可能造成不利的影響,建議切實加強以肥水為中心的田間管理,以水降溫,盡量減輕高溫熱害給大春生產帶來的危害。下半月,建議繼續做好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地質災害以及城鎮內澇的防御工作。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