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皇山飄真雪
36℃高溫下飄真雪?這并非天方夜譚,而是北川上演的“冰雪奇跡”。當全國多地熱浪翻涌,北川的山鄉深處,卻憑借創新科技與傳統資源的“冰火交融”,開辟出避暑經濟的新路徑。
九皇山上雪飛揚
科技造景引客忙
當傳統避暑游如火如荼開展時,科技賦能的創新探索正在高山之巔悄然綻放。這幾天,在北川桂溪鎮九皇山巔,通過科技力量精準“調控”,千余平方米的室外戲雪場銀裝素裹,清涼雪境與周邊36℃高溫形成“冰火”奇觀,吸引游客紛至沓來。
在戲雪場,游客玩雪、打雪仗,十分熱鬧。“太神奇了,這么熱的天能玩雪、打雪仗,體驗0℃的冰爽反差,小朋友很開心,體驗獨特。”成都游客陳先生說。
今年,當地利用高溫造雪機與特殊成核劑技術,在高溫環境下24小時造雪存雪,確保戲雪場雪量充足、雪質松軟,塑造暑期的“冬日樂園”。
景區內,同樣利用該技術打造的0℃冰瀑從巖壁傾瀉,陽光在水霧氤氳中折射成彩虹,構成震撼視覺奇觀。
據介紹,科技支撐的創新場景帶動當地餐飲、住宿、購物等二次消費同比增長25%,暑期過夜游客量每天超過千人。
通泉鎮紫霞山大瀑布
紫霞瀑布引客來
清涼經濟富農家
當高山之巔的冰雪狂歡正在進行時,山腳下的通泉鎮雙紫村里,另一番“清涼經濟”也在火熱升級。紫霞山大瀑布配套設施建設進入最后沖刺階段,工人們正加緊路面鋪設、護欄安裝等作業。
通泉鎮雙紫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吳萬明介紹,該項目已完成80%工程量,建成后將保障游客安全便捷地感受瀑布氣勢,串聯鎮內多個景觀節點,形成“一步一景”游覽動線,為游客增添深度體驗空間,同時為村民鋪就“家門口的致富路”。
“項目正進行收尾工作,將提升村農文旅產業配套,為游客提供更多休閑體驗空間,使其停留住宿。同時,幫助村民就地銷售農副產品。”吳萬明說。
依托涼爽氣候,雙紫村特色民宿也迎來避暑高峰。游客漫步山間呼吸清新空氣,品嘗農家菜,或沿新建步道直達瀑布打卡,體驗“住于景中、游在咫尺”的便利。
“這里很涼快,晚上需蓋薄被子。”德陽游客鐘珍強說,民宿舒適,還能玩水,值得游玩打卡。
通泉鎮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推動文旅產業成為鄉村振興“強引擎”。通過完善設施、豐富業態、提升服務,實現鄉村旅游從“流量”向“留量”轉變,帶動游客“樂不思歸”、村民“坐地增收”。
“我們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挖掘生態資源優勢,推進生態資源轉化,重點培育‘三溝一寨一瀑布’,加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培育旅游經營主體,加強農產品生產供應,吸引成都、德陽、綿陽游客避暑納涼,增加群眾收入,助力鄉村振興。”通泉鎮黨委書記唐祖華說。
從科技點亮的“高山雪境”到生態流淌的“深谷畫廊”,北川學習貫徹市委八屆十次全會精神,深挖資源稟賦,巧用科技力量,不斷豐富避暑旅游內涵,提升游客體驗,拓展富民路徑。通過避暑經濟與科技賦能的“雙輪驅動”,北川的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文旅融合發展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左雪 楊舾然 記者 唐云峰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