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文同廣場滿足了市民的健身需求
綿陽新聞網訊 城市更新,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城市發展。今年以來,鹽亭縣城市更新項目如火如荼地推進,一點一滴,精致塑造城市“氣質”,讓市民生活更美好。
近日,記者走進改造后的文同廣場看見,曾經斑駁老化的地面被平整的透水步道替換一新,還有精心設計的景觀。廣場中央,數個主題花壇次第鋪開,月季、繡球在陽光下競相綻放,嶄新的休閑長椅錯落放置在綠蔭下,老人們閑坐聊天,孩子們在一旁嬉戲,愜意悠然。
“變化太大了!”正帶著孩子玩耍的市民雷丹指著不遠處的健身區說,“你看,環境變美了,不僅綠植多了,還添了這么多健身器材,晚上過來散步、打球、跳跳舞,身體舒展了,心情也格外舒暢。”
雷丹的感受并非個例。此次改造中,鹽亭以市民需求為核心,在功能布局上做足了文章:專門開辟的兒童游樂區色彩明快,滑梯、秋千等設施齊全;健身廣場上,各類器材滿足了市民的鍛煉需求。
煥新的不僅是廣場本身,周邊的“毛細血管”也同步升級。記者看到,翻新后的公共衛生間干凈整潔,設施完善,解決了以往的“如廁難”問題。廣場周邊科學規劃了停車位,有效緩解了“停車難”。
“以前在這附近散步或辦事,找個廁所真不方便。”市民劉藝會感慨道,“現在這新公廁建得多好,又寬敞又衛生,實實在在方便了我們。”
文同廣場的蝶變,是鹽亭縣城市更新行動的縮影。視線投向更廣處:老舊樓體加裝了電梯,換上了嶄新的“外衣”;城市主干道和地下管網正經歷一場“重塑”;街角巷尾,見縫插針的“口袋公園”綠意盎然;高架橋下,巧妙利用空間打造了市民活動新天地;老城區里,保留文脈的歷史街區孕育著消費新地標……
一點一滴的變化,悄然重塑著城市肌理,更夯實著人們對美好生活與未來發展的信心。
“我們堅持‘先體檢、后更新’,市民的‘急難愁盼’就是改造的重點方向。”鹽亭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完善城市體檢機制,建立常態化群眾參與渠道,聚焦“住房、小區、社區、街區、城區、城市”六個層級,系統查找并解決群眾身邊的難點堵點和發展短板,為市民創造更宜居、更美好的生活環境。(衡廷凡 付艷 雷紅霞 記者 彭紫薇 楊沐琪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