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頭上綴滿成熟的紅桃與油桃,果樹下成群的雞鴨在啄草覓蟲……近日,記者走進江油市含增鎮沁園香家庭農場的果園,循聲望去,果農們正忙著采摘熟透的鮮桃;“網絡達人”正擺開陣勢直播帶貨;不遠處的農場倉儲站,工人們對采收回來的桃子進行分揀、裝箱。
“農場一粒化肥都沒用過,全靠這套‘種養結合、資源循環’的看家本領。”沁園香家庭農場負責人梁國樹介紹說,農場面積20多畝,經過多年探索,形成了桃樹結果、林下飼養家禽的立體循環種養模式。平常里,果園里放養大批雞鴨,讓它們自由啄食雜草和害蟲,其糞便經自然發酵后,又作為生態肥料還田滋養果樹,形成閉環生態循環系統。不僅節約了農場運作成本,而且有助于提升水果的品質,滿足消費者對有機水果的需求。
正因為實施生態種養模式,該農場一年四季的果園修枝整形、除草施肥、病蟲防治、摘果裝運等階段都需要大量人工,這也為附近村民提供就近務工的機會。葛友輝是農場長期雇用的固定工之一,她告訴記者:“在農場打工離家很近,農忙時節還能忙活自家田地收種。”據統計,該農場每年用工累計達百余人次,僅勞務開支就為當地村民增收8萬余元。
由于沁園香家庭農場堅持生態種植理念,從品種選擇、土壤改良、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都進行科學規劃和精心管理,產出的桃子具有甜度高、口感好的特點,因此備受遠近消費者青睞。今年,該農場桃子產值預計20萬元。梁國樹表示,下一步,將通過繼續流轉附近土地,擴大“生態果園”面積,并帶動更多鄉親一起做大做強生態循環經濟,實現共同富裕。
“種養循環追求和諧共生,主要是努力維持生態平衡。”來自江油市家庭農場協會的技術專員周軍支招,接下來,需要對果樹進行疏枝,保持通風透光,有助于果樹正常生長發育,增強免疫力;林下養殖家禽的密度不能過大,要講究科學、合理,這樣才有利于生態循環種養模式持續發展。
據了解,江油市家庭農場協會現有會員166家。近年來,該協會積極引導廣大家庭農場堅持“精準滴灌、群鏈共興”理念,形成推動“小而精、專而聯”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集群,倡導種養結合的循環發展模式,不僅為綠色致富之路奠定了堅實基礎,更實現了生態與經濟的雙重效益。(記者 陳元松)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