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前段時間四川持續高溫,不少地方遭遇了臭氧污染,但綿陽卻穩穩守住了優良空氣,甚至比預測多“搶”回5個優良天,秘訣就藏在大氣“天空地”一體化防控平臺里。
在市生態環境局數智監控調度指揮中心,“天空地”平臺像一個不知疲倦的“監測員”:衛星遙測看全局、激光雷達掃細節、地面站點傳數據,再加上重點污染源清單,全市大氣狀況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它的“眼睛”。
日前,平臺突然“報警”:高新區出現VOC(揮發性有機物)高值區。經排查:一家企業的危廢暫存間里,活性炭填充不規范,導致有害氣體跑了出來。
“必須馬上整改!”執法人員當場指導企業規范填充活性炭,還反復叮囑要扛起環保責任。2小時后再看平臺,原來的紅色高值區已經消失,數據恢復正常。
能這么快解決問題,緣于早有準備。今年年初,綿陽就定下“嚴格管、深度治、優服務、促發展”的思路,從源頭下手:開展活性炭處理設施專項治理、推進重點行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源頭替代、完成101臺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一步步減少污染物排放,為夏季防臭氧污染鋪好了路。
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科相關負責人表示,發現高值區就快速處置,把污染掐在源頭。最近一輪臭氧污染中綿陽全程保持優良,比預測多保住5個優良天。
據了解,綿陽自去年采用大氣“天空地”一體化防控平臺以來,發現、處理了一大批影響空氣質量的問題。數據顯示,去年,綿陽市城區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3.53,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49名,同比上升22名,取得“十四五”以來最好成績。(記者 劉曾太 實習記者 方力為 汪鳳敏)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