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增斌在調研北川羌族自治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時強調
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
建設更加幸福美好家園
綿陽新聞網訊 3月6日,市委書記羅增斌利用周六一天的時間,前往北川羌族自治縣調研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強調,北川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在已有良好基礎上再出發,立足實際、發揮優勢,扎扎實實把獨特的資源稟賦、民俗文化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和發展競爭力,建設更加幸福美好家園。
2008年5月12日,地震災難突如其來、同胞罹難;如今,地震災區鳳凰涅槃、浴火重生。6日上午,羅增斌首先來到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詳細了解地震遺址保護工作,向大地震罹難同胞和在抗震救災中捐軀的英雄敬獻鮮花。隨后,羅增斌來到“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調研抗震救災精神傳承弘揚工作。羅增斌深情地說——
在黨中央堅強領導和全國廣大軍民無私幫助下,通過災后恢復重建,北川人民的生活條件、居住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北川抗震救災的奮斗歷程和災后恢復重建的偉大勝利,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偉大精神力量,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充分證明了中國共產黨不愧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這些都是我們做好黨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鮮活教材,也激勵著我們繼續開拓前進。我們要弘揚好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奮發圖強、乘勢而上,團結各族群眾昂首闊步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擂鼓鎮蓋頭村大力發展苔子茶產業,建設現代茶葉園區,2020年產值達940余萬元。羅增斌走進茶葉基地,察看茶葉長勢,詢問栽培技術和市場銷路,了解畝均效益和產業規模。得知苔子茶系列產品市場不斷拓展,帶動更多農戶從中受益,羅增斌為他們點贊,并鼓勵當地持續加強品種、品質、品牌建設,做好技術培訓、精深加工、電商營銷,不斷提升茶葉產品附加值,拓展市場銷路。在詳細了解北川特色農產品產業發展情況后,羅增斌指出——
◆要堅持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抓手,積極推動農業“接二連三”,讓山區特色農產品走向更廣闊市場。
北川山高林密,目前又正值森林防火關鍵期。行至山腰,羅增斌還檢查了當地森林防滅火工作,與生態護林員交談。他強調——
◆要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安排部署,全面加強源頭管控,聚焦清明等重點時段,持續加強對祭祀用火、農事用火、生產用火和施工用火的管控巡查,完善群防群控的防滅火機制,嚴防死守,確保不發生重大人為森林火災、確保不發生重大人員傷亡。
青山綠水間,一座羌族文化特色鮮明的美麗新城、產業新城拔地而起,處處呈現出勃勃生機和旺盛活力。羅增斌先后來到北川通用機場和“大美羌城”——泛美航空科技城項目,察看周邊環境、交通配套、建設運營等情況,聽取我市通用機場建設規劃布局匯報。他強調——
◆通航產業前景廣闊,北川要充分運用得天獨厚的凈空條件、產業基礎,搶抓政策和市場機遇,加強對上匯報爭取,加快推進通用機場建設,加快通航產業集聚發展;有關方面要精準對接、靠前服務,為項目加快建設提供良好環境。
飛鴻滑草場是浙川兩省東西部扶貧協作重大旅游產業項目。在與扶貧協作干部交流中,羅增斌感謝他們為北川脫貧攻堅作出的積極貢獻,希望他們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促進兩地在產業發展、生態文明、文化旅游等方面加強合作,共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共同增進兩地人民福祉。
調研中,羅增斌強調,北川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民俗文化獨特、生態資源富集。
◎要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因地制宜培育壯大農副產品、通用航空、食品醫藥、文化旅游等特色優勢產業,全力以赴抓項目促投資,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裝上強勁引擎。
◎要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統籌推進環保、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完善公路、航空綜合立體交通路網格局,加快推動縣域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要持續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推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抓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著力提升民族地區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各族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全面加強黨的建設,進一步壓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牢固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選優配強黨組織領導班子,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市委常委、秘書長、宣傳部部長張學民參加調研。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李志豪/文 賴杰 蒲滔/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