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疫”聲哨響黨員報到
1463個臨時黨組織筑起“紅色堡壘”
綿陽新聞網訊 10月1日凌晨6時10分,高新區楓璟398小區,一些住戶已經起床開燈,準備早餐。小區臨時黨組織辦公室的燈也亮了,已有小區黨員陸續前來報到。
“快、快,今天核酸采樣10時半前必須做完,大家趕快準備,6時30分準時到。”第一個報到的臨時黨組織負責人余永興在群里接連催促。6時30分,核酸采樣、居民物資轉運、服務保障、秩序維護、機動等7個組共70余名“雙報到”黨員全部到齊,設隔離帶、貼1米線、穿防護服各個事項一一落實,有序進行。
7時剛過,天已大亮。忙忙碌碌的黨員們才發現,身后的一米線前,一些小區居民已經開始排起了隊。7時30分,來自綿陽富臨醫院的醫務工作者開始進行核酸采樣。
從9月29日起,楓璟398小區進入了臨時管控狀態,為強化小區疫情防控和居民生活物資保障,成立了臨時黨組織。小區內所有黨員就地轉為志愿者,在臨時黨組織的安排下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為保障采樣準確,做到應采盡采,擔任各樓棟長的黨員們化身“流動小喇叭”,在各自劃定的樓棟下巡邏、上樓敲門,動員居民核酸采樣,勸說戴好口罩,采樣完畢立即返家。臨時黨組織不斷對核酸采樣服務環節進行總結,積極優化流程。10月1日當天,通過加強現場醫務人員協調,增加采樣掃碼人手、增設采樣通道,2個多小時就完成小區7400余人的核酸采樣工作。
“我是黨員,請安排工作!”……10月1日上午,在涪城區先農壇小區,臨時黨組織也迅速成立并確定了黨組織負責人。來自市委辦、綿陽日報社、市公積金中心等單位的數十名“雙報到”黨員踴躍報名加入,請戰語在臨時黨組織微信工作群瞬間刷屏。
黨的旗幟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逐幢逐戶摸排,督促居民及時開展核酸檢測,在門衛處、樓幢間輪流值守;按照樓幢管理、物資保障、秩序維護、環境衛生、綜合信息等所在小組分工,有序開展活動;初步完成了居民信息、特殊困難群體臺賬登記……在臨時黨組織的帶領下,更多黨員用實際行動堅決完成小區防控重點任務、筑牢管控防線。
據了解,我市黨員干部組成的機動志愿服務力量目前已經有序充實到各小區核酸采樣點、物資分發點等重要場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主城區及4個園區,臨時組建的1463個小區黨組織,配備書記1463名,有序組織社區黨員干部、網格員、黨員志愿者、物業管理人員等基層治理力量投入疫情防控。市縣2.1萬余名“雙報到”黨員就地轉化為社區、小區志愿者,亮明身份,參加居民需求信息收集、樓棟服務,孕產婦、孤寡老人、殘疾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服務工作。(綿報融媒記者 蔣煒 蘭建春)
編輯:譚鵬 校對:李志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