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在市疾控中心基因測序實驗室,工作人員正在對當日上傳的傳染病病毒樣本進行分析,第一時間監測是否存在傳染病病毒新型變異株。
開展病毒變異監測只是我市積極構建“5+9”多點監測預警觸發機制的內容之一。為進一步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我市嚴格按照“乙類乙管”方案要求,在國、省明確規定開展“病例報告、哨點醫院、抗原核酸、重點機構、社區人群”5項監測工作的基礎上,拓面建立了“病毒變異、發熱門診、廠礦學校、退燒藥品、疫情相關物資、城市污水、抗體水平、網絡熱詞、國內外疫情形勢”9大監測體系。
“5+9”多點監測預警觸發機制在早監測、早預警方面具有優勢作用:力量廣泛,整合多部門力量;同其他地區和周邊兄弟市州建立信息互通機制;監測范圍擴展至多個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領域;通過“日分析、日研判、周調度”,將常態化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突工作相結合。
市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將緊盯14項監測內容,繼續加強人員培訓,提升監測操作水平。(張雯 趙小嘉 綿報融媒記者 唐顯枚)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