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綿州大小事
        逐夢沃野:新農人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動能
        发稿时间:2024-11-19 08:58   来源: 綿陽日報
          摘要:初冬時節,汽車順著柏油馬路駛入三臺縣立新鎮高棚村蔬菜現代農業園區,田野間一塊塊綠毯似的菜地鋪陳在眼前,三三兩兩的村民躬身在田間地頭收割、裝菜,忙忙碌碌的身影和來來往往的運輸車輛,交織出一幅“冬閑人不閑”的豐收圖景。

        崔興江(左)在菜地里與村民交流

          初冬時節,汽車順著柏油馬路駛入三臺縣立新鎮高棚村蔬菜現代農業園區,田野間一塊塊綠毯似的菜地鋪陳在眼前,三三兩兩的村民躬身在田間地頭收割、裝菜,忙忙碌碌的身影和來來往往的運輸車輛,交織出一幅“冬閑人不閑”的豐收圖景。

          “大爺,今年種菜收入怎么樣?”“收入不錯喲,我們只管種和收,有合作社‘撐腰’,根本不愁賣。”11月15日上午,村民萬興保和老伴肖銀芬蹲在自家菜地里收割小白菜,說起高棚村這幾年的變化,老兩口搶著話茬和記者擺起“龍門陣”。

          “土路變水泥路,又加寬修成4。5米寬的柏油馬路,凍庫建了一座又一座。”在78歲的萬興保眼里,幾十年來,高棚村從沒像如今這樣車來車往。從早到晚,拉菜的三輪車、小四輪、大卡車穿梭在鄉間的柏油路上,還有游客開著小汽車來采摘新鮮蔬果。

          “種了一輩子地,自從大學生崔興江回村帶領大家科學種菜,這條路越走越寬……”萬興保告訴記者,現在28天左右就收割一輪小白菜菜苗,每畝地每輪小白菜毛收入可達到3000元,一年收割7到8輪,每畝地大約收入2。4萬元,老兩口種了5畝地,年收入差不多12萬元。

          崔興江是誰?他是怎樣帶大家科學種菜的?帶著這些疑問,順著萬興保手指的方向,記者在另一垅田間“逮”到了正在幫父母整理菜筐的崔興江。

          “一個大學生,怎會想到回村當農民種菜?”記者問崔興江。高棚村素有種菜的歷史,以往都是菜販上門來村里收菜。村民為了賣掉辛苦耕種的菜,經常遭遇菜販“壓價、短秤”。崔興江了解到這些情況后,心里暗自思忖:“我的父母也是菜農,他們辛苦種點菜本就不容易,賣菜時掙不到幾個錢不說,還要看人臉色。我回村當農民,一定要改變這一切。”

          “黨的十八大后,我意識到農村大有可為,更加堅定了回村種菜的決心。”2012年春節后,年僅24歲的崔興江毅然辭職,用自己20多萬元積蓄加上借來的20多萬元資金,回到村里流轉了160畝地,當起了菜農。

          由于不懂技術,加之對市場行情把握不準,種菜的第一年只種了蓮花白和甘藍兩個品種,僅憑一腔熱血莽打莽撞的崔興江便“敗走麥城”,不但成本沒收回,還欠下了30多萬元的外債。

          “看到我種菜虧了本,父親急忙懇請村里的老輩子借錢幫我重起‘爐灶’。”得到了父輩們的支持,崔興江沉下心去向當地農村種菜“土專家”討教經驗,又不厭其煩地跑省市農科院校向專業技術人員虛心學習,不斷夯實自身種植技術。

          同時,他又跑遍了京、津、陜、甘、寧等全國各地去了解市場情況,通過市場需求倒推產業結構,發現小白菜、上海青這類蔬菜“短平快”的特點更適應巿場后,立即調整了種植種類和模式。

          “單打獨斗不得行,還得抱團發展。”調整種植方向后,崔興江的個人腰包鼓了起來,但他又敏銳地捕捉到規模化種植的好處和市場信息的重要性,開始研究市場,在本村成立了立新鎮高棚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發展種植戶,走規模化、合作化的道路。

          崔興江積極推廣“梯度栽種”蔬菜種植技術,并提出輪種的方法和多元化種植思路,極大提高了鄉親們的經濟收入水平和種植蔬菜的積極性,改變了原來靠種植常規蔬菜謀生“只能勉強填飽肚子”的狀況。

          不僅要種得好,還要賣得好。帶著這個思路,崔興江綜合分析綿陽市民對蔬菜的巨大需求和當地交通便利、運輸快捷、蔬菜新鮮等優勢,開辟綿陽、廣安、南充、成都、重慶等地的蔬菜市場。2017年,還進一步開拓到寧夏、甘肅、山西、陜西等地,并以新景蔬菜專合社為載體,推行“六統一分”模式,打響“御新景”蔬菜品牌。

          2020年,崔興江當選為高棚村黨委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他除主動學習并分享育秧、栽種、施肥、除病蟲害等種菜技術和銷售經驗,還免費為鄉親們提供技術和物資。在他的指導引領下,高棚村家家戶戶都是種菜能手,爭相加入合作社“抱團發財”。合作社從最早僅12戶12人參與,到現在已發展到424戶437人;去年,該村年產值突破6500萬元,蔬菜面積發展到2400余畝。還打開了國際市場,成功搭上中歐班列,銷售到哈薩克斯坦等中亞五國。

          高棚村的蔬菜種植還輻射帶動了周邊產業發展。去年,立新鎮蔬菜種植面積達5萬畝,蔬菜日產銷量約400噸,全年產值達2。5億元。由于抓住了市場營銷這個現代農業的“牛鼻子”,蔬菜不僅暢銷川內市場,還遠銷重慶、陜西、廣東等地。尤其是繼2022年“綿品出川”活動與東莞市成功簽訂950萬元定向采購合同后,立新鎮的蔬菜銷售渠道進一步打開,不僅成功闖入香港市場,還通過中歐班列銷往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5個“一帶一路”國家。

          “現在國家政策越來越好,年輕人有想法又有闖勁,我們老年人跟著干也不能輸了‘伙食’(干勁)……”采訪快結束時,老黨員萬興保意氣風發地對記者說。冬日溫暖的陽光灑在老人花白的頭發上熠熠閃光,在他身后,幾只鳥兒掠過菜地又飛向天空,變幻成好看的隊形……

          頭雁領航,群雁齊飛。從土生土長的農村娃跳出“農門”考上大學端上“鐵飯碗”,從菜農到帶領大家共同致富的“領頭雁”,崔興江用雙手和智慧生動地書寫了返鄉“新農人”逐夢田野的故事,逐漸蛻變成鄉村“興農人”。(張輝 記者 李春梅 王何力/文 胥江/圖)


         

           編輯:郭成



        相关新闻:
        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电影大全免费版|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高清app|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站|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播放亚洲男人永久无码天堂|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完整|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 无码丰满少妇2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99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京东传媒|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18p| 亚洲毛片网址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中文字幕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无码|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第一页| 最近2019免费中文字幕视频三| 无码AV大香线蕉|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无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寂寞少妇做spa按摩无码|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中文88| 亚洲中久无码不卡永久在线观看| AV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无码AV波多野结衣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