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升學校國際化建設水平,更好地融入“一帶一路”建設,11月15—16日,三臺縣劉營職中黨委相關班子成員帶領黨政辦、教務處、創建辦、招生就業處、社會培訓部和各專業部負責人、各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組成的“三名工程”建設團隊一行29人到成都中德職教創新集聚區參觀西南地區庫卡機器人教育研究院(KUKA)、德國工商大會AHK(成都)培訓中心、德國司代普克萊夫特(STEPCRAFT)多功能數據機床產教融合基地、德國慧魚(Fischertechnik)產教融合中心、BOSCH電動工具(蒲江)工廠和四川省蒲江縣職業中專學校等單位參觀考察、學習交流,受到中德職教產教融合聯盟秘書長楊植和四川省蒲江縣職業中專學校副校長余代雄等熱烈歡迎。
在成都中德職教創新集聚區,11月15日下午,三臺縣劉營職中“三名工程”建設團隊在楊植引導下先后參觀了培訓中心機械加工實訓車間、AHK培訓考試室,欣賞了德國AHK職業資格考試作品。走進KUKA機器人西南大區教育研究院,考察了研究院的裝配、焊接、雕刻、碼垛等八個機器人教學工作站,觀摩了學生的現場操作。
在四川省蒲江縣職業中專學校,余代雄帶領三臺縣劉營職中“三名工程”建設團隊參觀校園,然后全方位介紹了該校辦學情況、專業國際化建設等內容,并從AHK中德化工職業培訓基地的起源、功能、支撐、組成、合作伙伴及提供服務等七個方面對AHK中德化工職業培訓基地作講解。他表示,該校愿意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助推三臺縣劉營職中專業在課程建設、教學資源研發、師資培訓等建設上,實現雙元制模式的本土化落地與實施。希望能進一步加深兩校間的交流和合作,促進共同發展。
11月16日上午,楊植在西南地區庫卡機器人教育研究院(KUKA)舉辦的座談會上,從項目背景、建設思路、中心建設和社會效益四個方面,全面介紹了中德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聯盟的相關情況。分享了在智能制造領域產教融合的優秀實踐案例和推進產業與教育之間的深度融合與互動的方式方法,詳細地回答了三臺縣劉營職中“三名工程”建設團隊成員提出的各種問題,并就提升學校國際化建設水平給出了一系列指導性建議。
三臺縣劉營職中黨委相關班子成員作總結講話。他說,三臺縣劉營職中“三名工程”建設團隊成員通過成都中德職教創新集聚區的參觀學習,增長了見識,拓寬了視野,深受啟發,收獲很大。特別是德國雙元制本土化培育的先進做法和成功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鑒。他強調,三臺縣劉營職中要依托地處三臺梓州產城新區企業聚集優勢,把辦學國際化、“一帶一路”建設理念融入職業教育發展頂層設計,加強師資培訓,積極開展職業教育對外交流合作,探索職業教育“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充分利用本土特色資源做好“品牌”建設,提煉成具有三臺特色的對外交流課程體系,提升三臺職業教育對外交流水平,為三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此次學習交流活動的內容廣泛而深入。成都中德職教創新集聚區及四川省蒲江縣職業中專學校為三臺縣劉營職中“三名工程”建設團隊分享了專業建設成果和經驗,回答和解釋了三臺縣劉營職中在國際化辦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必將促進三臺縣劉營職中專業國際化建設進程,確保“雙元制”本土化育“大國工匠”模式取得成功,推動三臺縣劉營職中內涵式發展、特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朱波 王開欽 黃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