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深入了解各幼兒園日常保教、課程建設、環境創設、園本研修等工作開展情況,加強園所之間的交流互動,充分發揮區內優質園所和專家力量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全區學前教育均衡優質發展。11月27日上午,由安州區教研室教研員劉松梅帶隊,視導組6人及區內各幼兒園管理人員及教師代表共計35余人走進調元路幼兒園,開展了以“視導領航向 砥礪促前行”為主題的調研和視導檢查工作。
園所匯報 展風采
保教主任劉欣妮以《詩意童年 肆意成長》為主題進行了工作匯報。從黨建引領、課程建設與評價保障“三位一體”基礎建設和“師資提升”、“保育水平”、“管理質量”、“后勤保障”、“協同育人”的“五大支撐”貼地發展理念體系全面介紹了辦園情況。匯報展示的園所日常保教情況、課程建設、環境創設、以及園本研修等方面的具體做法與展望規劃,得到了視導組的高度評價與肯定。
現場觀摩 把實脈
視導小組從區域設置、環境創設、師幼互動、活動樣態等方面進行了連續自然的觀察,實地查看了園所內外環境,深入小、中、大不同年齡段的班級,對班級的自主游戲、生活活動、集體教育活動等常態化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半日跟班觀摩,多角度、多層次進行了現場診斷指導。
走進游戲現場,視導小組重點觀摩了幼兒園室內外游戲空間設置及材料投放和師幼互動等情況。從幼兒在開放、多元空間中的探索、互動以及游戲后的分享情況;幼兒參與游戲的自主性、專注性;教師的支持行為與解讀能力等方面進行觀察,全面了解了游戲活動的開展現狀,為進一步優化游戲組織策略、提升游戲質量提供了有力指導依據。
生活活動是幼兒行為習慣的“練習場”。視導小組融入生活活動現場,聚焦生活環節所蘊含的教育目標與價值、幼兒自我服務水平的展現以及保教分工配合的合理性展開觀察。發現生活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與亮點,為優化生活活動提供支持,助力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集體教育活動是提升教育質量的關鍵。針對集體教育活動開展情況,視導小組從幼兒的主體性地位體現、教師的追隨與支持兩方面觀察了現場教學中的目標達成、環節推進、師幼互動以及幼兒發展情況,并就教育情境生成及教育難點突破與幼兒實際發展水平提出了再實踐建議,助力教師提升集體教育質量。
交流反饋 促提升
視導活動結束后,小組成員基于視導現場開展實證教研,針對各年齡段觀摩的情況,老師們從日常保教、課程建設、環境創設、園本研修等方面進行現場交流,對園保教質量提升進行了有效策略指導和優化建議。
隨后,劉松梅老師就本次調研及視導工作做了全面的總結。結合園所匯報及半日觀摩情況,劉松梅老師對我園在活動環節組織的流暢度及教育目標的達成情況;以課程建設為核心的詩意環境、課程與活動融合度、注重內涵式發展情況;教師專業成長和園所教研的日常情況等方面表達了充分的肯定與贊揚。同時,也對本園在今后的保教活動與課程建設等方面提出了科學有效的指導性建議。
仰高篤行,知新致遠。本次半日視導活動于各項活動中精準“把脈”,于交流中悉心指導,于總結里聚力提升,為本園的日常活動提供了科學有效的指導。
園長陽春表示,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園將繼續秉持“調多彩生命之色,培詩意生長之元”的辦園理念,朝著“一所孩子和樂自得的詩意樂園”這一美好愿景,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堅定的步伐,攜手全區學前教育同仁,共同繪制安州區學前教育的新詩篇。(李陽 黃友勇)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