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復同意綿陽市開展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未來將面向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產業開展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
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向地方特色、優勢產業,開展集專利快速預審、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于一體的國家級功能性平臺。在綿陽市建設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將進一步助力創新主體高水平創新,對促進地方產業和經濟創新發展、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意義重大。
據了解,該中心選址在綿陽市科技城集中發展區科創孵化基地(九洲大道118號),建成后將承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快速預審、快速確權、快速維權等國家級職能。
“這相當于在綿陽開辟了一個快速通道,企業專利申請審查流程在這個中心就能全部完成,審查周期將大幅縮短,極大降低企業專利申請時間成本。”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世東告訴記者,中心建成后——
◆相關產業發明專利的審查周期將從平均16個月縮短到6個月以內
◆實用新型專利的審查周期將從平均8個月縮短到2個月以內
◆外觀設計專利的審查周期將從平均6個月縮短至1個月以內
目前,全國在建和已建成運行的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數量達到76家,分布在全國29個省(區、市)。其中,四川省3家,綿陽是西南地區唯一地級市布局建設的國家級知識產權中心。
據綿陽市知識產權中心數據,截至目前,綿陽萬人有效發明專利、高價值發明專利分別達31.77件、11件,商標有效注冊量突破7.36萬件、版權登記8.39萬余件,均居全省前列。
鏈接
為何是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產業?
綿陽的新材料產業鏈條日益豐富,涵蓋了從研發設計到生產制造的全過程,構建了具有綿陽特色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形成了一體化的產業生態系統。同時,綿陽是我國重要的家電基地,擁有長虹、九洲等家電龍頭企業,在電視、冰箱、空調及小家電等領域占有重要市場份額。綜合分析,落戶綿陽的國家級保護中心將面向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產業開展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
(涪江觀察記者 鄭金容 劉鳳君 實習記者 劉子琳)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