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綿陽分行緊緊圍繞總行、省行黨委工作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先行區、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重大部署和先進制造業招商引資工作大局,堅定寫好向“新”而行科技金融“首篇大文章”。截至10月末,該行服務全市科技型企業1837戶,全市場占比近四分之一;貸款余額80.53億元,較年初增長4.85億元,并于12月2日創新落地“空天產業”全國首筆“科技型企業智能評價模型”放款、全省首筆“基金投資貸”、全市首筆“科技城·雙子星貸”和本行首筆“專利質押貸”,開創“科技+產業+金融”良性互動新局面。
積極對上爭取,專營機構向“新”而立。堅持科技創新先行區“首要任務”和科技金融“首篇文章”深度融合,結合先進制造業和招商引資向“新”態勢,深入開展金融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市場調研,對上全面匯報科技城建設市場特質,積極爭取總行和省行政策支持,在2024年10月獲批組建并掛牌成立總行級科技金融中心,成為全國工行系統西部地區唯一地級市成立總行級科技金融中心的分行。
強化全新定位,運行機制向“新”而為。充分依托科技金融中心系統管理直屬、政策專屬、功能權屬的全新定位,充分發揮和借力工行集團科技金融服務轉型升級綜合優勢,從專門機構設置、專業人員配置、專一市場融資、專項審批流程等方面,全面集成運行機制“走出去”和“引進來”的特有模式,支持保障中心高效運行和創新提質。
聚焦產業成勢,精準服務向“新”而興。全面聚焦人工智能、磁性材料、空天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特別是科創企業中的“專精特新”“小巨人”“獨角獸”等企業發展和產業招商引資工作,主動加強與市縣(區)兩級主管部門工作對接,持續強化信貸融資可得性和覆蓋面,針對全市百億招商引資項目主動對接覆蓋面達到100%,針對鏈主企業建立融資數字供應鏈20條,科創企業金融服務覆蓋面達到24%,同時建立重點科創企業融資名冊清單,對“專精特新”“小巨人”等企業進行名冊制、全覆蓋金融服務。
轉變審批模式,科創融資向“新”而優。緊密結合科創企業輕資產、高技術、高成長、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一輕五高”共性特點,從傳統融資審批“舊三看”看資產、看利潤、看股東轉變為“新三看”看成長、看技術、看團隊,依托“債轉股+純股權”與“直投+基金”等綜合產品優勢,以融資主體新視角和業務審批新機制促成融資高效落地。
(高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