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蔣君芳 數據呈現 梁慶
4月18日,四川一季度數據出爐,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14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1%。隨后,21個市州一季度成績單也陸續對外公布。全省經濟實現良好開局,在全省經濟大盤中,市州表現如何?
川觀新聞記者梳理出了其中的一些亮點以及背后的原因。
看表現:既有穩定發揮更有意外驚喜
先看體量,市州GDP體量排名沒有太大變化。成都、綿陽、宜賓三個城市依然穩居前三甲。
再看增速,一季度全省共有16個市州的GDP同比增速超過全省平均水平,1個市州與全省持平,4個市州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眉山一季度GDP同比增速9.1%,以高出全省3個百分點的優勢“拔得頭籌”。不僅如此,在幾個細分賽道上,眉山也表現突出,包括一季度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排名全省第一,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排名全省第二。
川觀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這是眉山近年來首次在市州GDP增速排行榜中“拔得頭籌”。而除眉山外,一季度還有不少市州的發揮也給人驚喜。
比如,一季度,廣安以8.0%的GDP同比增速排在了全省第4位,是該市2015年以來季度最好次位,去年一季度該市的GDP同比增速全省排名為第14位。自貢以7.8%的GDP同比增速排名全省第5,巴中則以7.0%的GDP同比增速排名全省第11位,均是近年來的季度最好次位。
如果把四川GDP比作“金字塔”,GDP超過4000億元和3800億元的綿陽和宜賓,則是重要的“腰部”力量。今年一季度,綿陽和宜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為952.0億元和829.17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8.3%和8.2%,分列全省第二和第三位。
除了GDP同比增速排在“第一梯隊”外,綿陽還有另一個收獲:一季度,綿陽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為9.4%,排名全省第一。川觀新聞記者注意到,一季度,綿陽第三產業增加值是除成都外,唯一一個超過500億元門檻的市州,且比排名第三的宜賓多出了約170億元。
看動因:新項目上馬新產能釋放
工業是一季度經濟運行中的一大亮點。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1%。具體到市州來看,工業的運行也在GDP增長中貢獻不小。
一季度眉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以24.5%的同比增速排名全省第一,這直接助力眉山一季度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排名全省第一。
川觀新聞記者注意到,抓住鋰電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發展機遇,眉山工業近年來不斷有新項目上馬。比如,去年10月,有著“超級工廠”之稱的中創新航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眉山基地項目投產;去年8月,眉山璉升光伏高效異質結電池項目正式投產;去年7月,天府新區眉山片區通威太陽能一期項目第一片電池片下線。這就意味著,這些項目為后續增長蓄積了能量。
新項目持續上馬、新產能持續釋放,也是城市追趕的重要路徑。以自貢為例,一季度自貢鋰離子電池產業表現突出,同比增長569.1%。“鋰離子電池產業增加快的頭號功臣是吉欣科技這個項目。該項目去年一季度只有2條產線,今年有6條,日產圓柱鋰離子電池從5萬只爬升到18萬只。”自貢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梳理發現,工業表現搶眼外,GDP同比增速較快的市州,第三產業實力也不容小覷。
比如自貢,一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排在全省第四位。春節黃金周假期,自貢·中華彩燈大世界共接待游客45萬余人次,實現門票收入5729.75萬元,成為全省門票收入排名第一的景區。
再看宜賓。一季度,該市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增加值體量不相上下,均在380億元左右,且增速排名也十分接近,分別排名全省第五位和第六位。“和同類城市相比,宜賓現代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還有較大追趕空間。”宜賓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宜賓近年來也一直在不斷拉升第三產業的占比,第三產業占比從2016年的37.5%提高到了2023年的39.7%,“未來我們還將在服務業上持續發力。”
看行動:牢牢抓住項目這個“牛鼻子”
開局之后,下一步怎么走?牢牢抓住項目這個“牛鼻子”成為市州發展默契。
在一季度拿到優異成績單的眉山,已投入下一個階段的拼搶。4月26日,眉山新能源電池制造領域再添“新軍”,由美國雅保公司投資9億美元在眉山建設的年產5萬噸氫氧化鋰鋰電池材料項目正式投產。
“該項目是雅保在中國最大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將達50億元。待基地全面建成后,將對眉山加快構建成渝地區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推動鋰電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眉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透露。
同樣是緊盯項目,3月底廣安市出臺了重大項目掛圖作戰“鐵五條”,嚴明了項目單位主體責任、地方政府屬地責任、行業部門主管責任,明晰項目推進各方面、各環節工作職責,以此形成項目推進工作合力。
對于4個一季度GDP同比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市州而言,接下來的3個季度,將承擔起更大的沖刺壓力。
3月底,成都召開了全市2024年一季度重大工業項目現場推進活動,現場推進重大工業項目共40個,總投資968億元,其中2024年計劃投資125.4億元。成都市經信局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成都將工業立市、制造強市作為實體經濟發展“一號工程”,深入實施重大項目攻堅和產業建圈強鏈行動。不僅如此,抓住成都世園會等舉辦契機、“五一”、端午等節點,成都將充分釋放消費潛力。
涼山州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涼山策劃推出了西昌年產4萬噸鈦合金新材料等70個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我們將積極借助‘西部國際博覽會’‘涼山火把月’等重大招商引資平臺活動,推介涼山優質項目,吸引國內外企業到涼山投資興業。”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