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四川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50.7億元,同比增長6.1%。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979元,增長6.4%。從數據中我們就可以感受到消費的活力。在這個人們不再只是“買買買”,而是注重體驗、個性、多元的時代,消費供給如何跟上、甚至是引領新需求呢?一起走進今天的“深讀一季報·一線觀察”。
走進成都春熙路商圈,記者看到一些大型商場已經閉店關門。今年恰逢春熙路“開街”100周年,但隨著消費需求的多元化,傳統商業業態如何煥新?成為百年春熙路的新課題。
成都市錦江區商務局商貿流通科科長 楊瑞:我們的大型的購物中心,它其實更多的還是會偏向于我們的零售業態,我們的消費者也好,我們的市民也好,是需要更多沉浸式的一些場景。
體驗感,是春熙路上的百貨商家們,眼下最看重的事情。這一家商場就拆掉了原本兩層樓的服裝店,改造成全成都最大的沉浸式元宇宙體驗空間。
四川時尚百盛商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夏書軍:從一家典型的傳統的零售的商品售買商轉型為以生活方式消費為核心的商業空間服務商。今年一季度的整個生意表現(銷售額)比2023年提升30個百分點。
從貨源資源的爭奪,轉向服務資源的比拼,對體驗感的重視,不僅在傳統商場內,還在商圈街面上。走在春熙路商圈,文創快閃店,智能互動體驗館,游客除了購物拍照打卡,融合化和體驗感,讓傳統商圈實現了質的進化。越來越多不同業態的場景,也從全國各地“趕”來春熙路商圈。新的問題隨之又來。沒有足夠的場地,于是當地政府將廣場的空地區域位置進行優化調整,提高使用效率,快閃店的更新頻率也更高了。
記者:這是我們要審批的一些材料是吧?
成都百年春熙集團有限公司營銷策劃部主管 蔡蕤:對,這個是以前的活動,然后以前4個月的量,然后這是現在1個月的量,是不是還挺驚訝的?然后現在我們的活動的形式也更加豐富了,現在都已經排到到五六月了。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春熙商圈客流達5958.3萬人次,同比增長2.9%;實現營業額270.7億元,同比增長3.4%。
傳統商圈進化升級的同時,多元消費新體驗也在不斷“上新”。在全新亮相的四川天府新區麓湖街區,乘船登島、打卡拍照,不用出城就給人一種濃濃的度假感。
游客 汪琦森:這種度假的感覺會更多,就相應的停留的時長就會更長一些。
在成都高新區,這個城市公園的下延空間,由3個下沉式戶外花園和1個公共藝術空間組成,獨特的自然風格,成為周邊上班族和社區居民的最愛。
成都市高新區石羊街道盛樂社區黨委書記 狄玉萍:在打造的初期就提出了一個不破壞原有生態,原有綠植的這種基礎上,打造一個青年和我們這個家庭式的交友空間。
成都市雙流區的這片空港花田,將原本的機場噪音污染區,打造成為一個低頭觀花海、抬頭看飛機的消費新場景。越野摩托車,移動屋舍露營地,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點。
成都市雙流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副局長 何健:今年一季度,我們的增長率都是在10%、15%左右,就是旅游消費和旅游人數。
離開成都,來到手握三星堆耀眼名片的德陽。從上世紀三線建設的火紅年華,到三千多年前以三星堆為代表的古蜀文明,四川德陽用一幕幕劇讓游客與城市的歷史重逢。 眼前這個“活化”城市文化歷史的劇場,已經成為游客游覽三星堆之外新的目的地。開通直通車后,游客可以實現三星堆博物館與劇場的無縫銜接。
德陽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副局長 龍華強:不僅依托三星堆、蜀道三國、德孝文化、民俗非遺等優質文旅資源,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線路,還將持續豐富文旅業態,提升旅游服務。
放眼全省,去年以來,四川提出以“活動+場景+政策”組合拳,不斷以更多元的消費新場景延伸消費鏈條。今年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2389元,同比增長10.1%,增速比去年同期回升6.3個百分點。老商圈迭代升級,新場景推陳出新,滿足市民游客旺盛而多元的需求,四川消費正不斷“進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