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減負是企業最關心的話題。從多方調研和營商環境評價結果看,當前四川經營主體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仍然是成本高企。
在近日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于以控制成本為核心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明確提出要營造配置高效的要素環境,從企業生產經營所必需的“人、財、物、水、電、氣”等各方面,通過14條舉措,降低生產經營成本。
這些措施有何特點?
首先含金量高。 “《意見》為四川配置高效的要素環境注入了‘真金白銀’。”成都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西南財經大學成渝經濟區發展研究院院長楊繼瑞認為,圍繞“控制成本”這個核心抓手,《意見》打出了“組合拳”,形成了以控制成本為核心的優化要素環境的“四梁八柱”,將有效緩解企業面臨的困難。
具體來看,《意見》在企業用工、用能、用地、物流等環節,提出了減費、降費、給予補貼等舉措,讓經營主體更有直觀獲得感;在融資用資方面提出了增信、增貸、降費等舉措,進一步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其次,緊扣企業痛點。例如,針對企業反映較多的融資難問題,《意見》就提出3條措施,包括加強融資對接服務、推動降低融資成本、強化融資擔保支持。其中明確要求,常態化組織“金融顧問”服務;在2個工作日內響應企業融資需求;力爭企業信用貸款占比提高至40%以上等。
“《意見》敢于‘啃硬骨頭’,以期形成多管齊下的政策合力,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題。”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四川省營商環境研究院院長劉鳳表示。
在用水用氣用電方面,《意見》也提出一攬子舉措,包括:各地結合實際加快制定完善水電氣接入工程費用分擔機制實施細則,推動城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用戶外線接入零成本;突發性停水停氣頻次和時間在2023年基礎上減少30%;小微企業用電報裝容量160千瓦及以下的以低壓方式接入電網,實現“零投資”;推廣臨時用電租賃服務,通過供電設施以租代購等方式降低用戶臨時用電成本。
在用地方面,《意見》提出,支持以長期租賃、先租后讓、彈性年期出讓等多種方式供應土地,全面啟用土地二級市場線上交易服務功能;解決因用地手續不完善等導致的不動產“登記難”問題。“《意見》為企業構建了靈活供地機制,進一步細化了對企業用地的支持政策,成為四川配置高效的要素環境一大‘亮點’。”楊繼瑞表示。
在物流方面,《意見》提出,對安裝使用集裝箱運輸專用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并合法裝載、通行我省高速公路的國際標準集裝箱運輸車輛,車輛通行費給予60%優惠;取消鐵路貨物運輸變更手續費,大幅降低或減免運雜費、裝卸費等,大宗貨物實行“一口價”運輸政策;推動實現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在“十四五”期間年均增長15%以上,推動“公轉水”運輸方式發展。
“《意見》設計出成本更為低廉、運輸更為高效的物流運輸方式。”成都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袁昕表示,水路運輸是重要的運輸方式之一,具有運輸成本低、運能大、開發價值大等特點,《意見》還特別提出“暢通鐵水聯運通道”,這有利于充分發揮水運優勢,加快發展鐵水聯運、公水聯運等多式聯運服務,對企業降低貨物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記者 史曉露
(來源:川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