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進入汛期,我省各地加強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隱患排查,嚴格監管水源地周邊重點行業,切實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
在達州市通川區羅江飲用水水源地,達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的工作人員正乘坐船只,對水源地的多個斷面進行水樣采集,并利用便攜式PH計和溶氧儀等設備,完成水質的快速測定。
四川省達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工作人員 鄧超月:一旦自動站報警的情況下,我們就會迅速出動進行加密的手工監測。我們現場會測水質的五參數,其余的項目我們會進行水質的現場采樣、封存,然后帶回實驗室進行分析,分析的結果每個月15號之前會出報告。
目前,達州市33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實行24小時自動監測,一旦發現水質異常,可實現及時預警、快速響應。同時,當地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還加大巡查力度,對水源地保護區內的非法網箱養殖、違規游泳和垂釣等行為進行專項排查,并確保水源保護區內標識標牌清晰,隔離防護帶完好無破損。
達州市生態環境局綜合業務與環境應急信訪科負責人 曾浪:針對飲水安全,修訂完善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充實應急物質儲備。目前來看,(達州)全市城鄉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群眾飲水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確保水質達標的同時,在雅安,當地還專門開展汛期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對水源地保護區周邊及上游地區可能影響水質的造紙、冶煉等重點行業加強監管。同時,增加上、下游聯動,強化水質監測預警預報,形成聯防聯控合力。
雅安市生態環境局農村生態環境科科長 雙華:針對汛期可能存在的環境風險,我們加大了水源地水質監測工作,同時對保護區內地質災害隱患水土流失嚴重的點位,配合相關部門及時開展處置工作,全力保障群眾飲水安全。
接下來,我省生態環境部門將加強飲用水水源污染事故應急處置,編制好飲用水源污染事故應急預案,備齊應急救援物資,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用水安全。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