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與現代如何完美結合,科技如何助力中醫藥學科的高質量發展?5月24日,在深圳寶安召開的多元融合中醫藥學科建設與發展研討會,為這一問題提供了深刻的解答。
此次研討會得到了深圳市政府“醫療衛生三名工程”的支持,由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深圳市寶安國際循證中醫藥研究中心和深圳市寶安區中醫院聯合舉辦。研討會邀請了岐黃學者、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劉中秋教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家杰青、岐黃學者、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常務副院長商洪才研究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帶頭人),廣東省中醫院腎病中心主任劉旭生教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帶頭人),深圳市寶安區中醫院黨委書記、主任醫師周鵬(針灸科學科帶頭人),青年長江、武漢大學第二臨床學院循證醫學與臨床流行病學教研室常務副主任靳英輝教授,萬人青拔、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循證醫學中心譚婧教授,中國科協青托人才、中國中醫科學院趙晨副研究員等多位行業領軍人物及青年骨干,進行了一場關于多元融合中醫藥學科建設與發展的熱烈研討。專家們就中醫藥如何借助數智化等技術多元融合實現創新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研討會現場
會上,專家就“融合式發展學科”進行了深入探討。通過學科交叉融合,可以啟迪新的合作領域,共同譜寫中醫藥發展的新篇章。同時,數據基礎的牢固性和研究范式的革新也是推動中醫藥發展的關鍵要素。
中醫藥融合的重要抓手便是當前廣泛討論、研究的數智化。專家一致認為,以數智化融合為先導,通過系統研究和數據分析,能夠更深入地挖掘中醫藥的潛在價值,為中醫藥的現代化和國際化提供有力支撐。與會專家強調,在當前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需要率先完善數智中醫藥新動能發展的頂層設計,實現有機結合、有的放矢的數智中醫藥多元融合學科建設,逐步支持重點專科、廣泛基層診療能力的轉型式提升。
專家們表示,要匯聚各方力量,傳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通過協同創新推動數智中醫藥學科建設進程,在醫療、新藥、器械、標準規范等全線發力,“融匯醫藥器械新,發展之路更寬廣”。
經過熱烈研討,專家們達成了“寶安共識2024”:系統開展中醫藥的數智研究,數據筑基、智慧引航,促進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涌現,提振中醫藥事業向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目標邁進。具體表達為四種力量。
一是以數智化為先導力:引領學科交叉,啟迪領域合作。二是以數智化為驅動力:夯實數據基礎,革新研究范式。三是以數智化為聚合力:協同傳承創新,融匯醫藥器械。四是以數智化為輻射力:賦能??瀑|效,調優基層診療。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