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輔助生殖是否可以醫保報銷?”“四川省輔助生殖什么時候能納入醫保報銷?”……近日,多名網友先后通過“四川省網上群眾工作平臺——問政四川”向四川省醫療保障部門咨詢,輔助生殖技術項目是否有望納入醫保報銷。對此,省醫保局回復:四川正在按程序推進“將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工作,力爭2024年底前在全省范圍實現相關項目醫保報銷。
聲音:網友期盼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
“目前,全國已有多個省份開通了輔助生殖醫保報銷,給想生但沒有足夠資金進行輔助生殖的家庭帶來了希望。四川人口多基數大,希望能開通這項政策。”今年3月,一王姓網友通過“問政四川”建議,希望四川能夠及時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報銷,從而降低通過輔助生殖備孕家庭的經濟壓力。
對此,省醫保局回復,按照《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中“綜合考慮醫保(含生育保險)基金可承受能力、相關技術規范性等因素,逐步將適宜的分娩鎮痛和輔助生殖技術項目按程序納入基金支付范圍”要求,四川正有序推進輔助生殖項目名稱、項目內涵、價格規范編制工作。下一步,四川將進一步規范輔助生殖醫療服務項目管理,及時將符合條件的治療性輔助生殖技術項目按程序經專家評審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
不少網友在關注輔助生殖是否納入醫保的同時,更期望了解到具體納入醫保的時間。一劉姓網友5月底在“問政四川”追問,四川輔助生殖(試管)在2024年內能否出臺具體文件實現納入醫保報銷。6月3日,省醫保局回復:四川正在按程序推進“將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工作,力爭2024年底前在全省范圍實現相關項目醫保報銷。
現狀:多地已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
輔助生殖技術是指采用醫療輔助手段,幫助不孕不育夫婦妊娠的技術,包括人工授精、配子移植、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試管嬰兒技術等。對于很多無法自然生育的普通家庭來說,輔助生殖是圓“生育夢”的一個路徑。但由于輔助生殖費用高昂,讓部分家庭“想生不敢生”。
今年全省兩會期間,省人大代表唐錫國、省政協委員康文智等曾呼吁,將不孕不育治療、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納入醫保報銷。根據他們的調研,輔助生殖前期夫妻雙方的檢查項目多達三四十項,有些項目每隔3個月就要重新檢查,檢查前期需要費用在3000—4000元左右,而宮腹腔鏡、中醫等治療費用則需要1萬—2萬元左右。如果采用試管嬰兒、人工授精等輔助生殖方案費用更為高昂,常規試管嬰兒一個周期大約需要3萬—4萬元,但成功率僅為40%左右,大部分患者需要進行反復多次的周期治療。隨著周期數增加,重新進行體檢、用藥、手術,花費會更多。
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健全生育支持政策,優化生育假期制度,完善經營主體用工成本合理共擔機制,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務供給,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根據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的消息,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北京、廣西、甘肅、內蒙古、上海、浙江、江西等10個省份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將輔助生殖納入醫保。這意味著,輔助生殖納入醫保正在提速擴圍。
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健康司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底,四川經批準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機構共有24家,經批準設置人類精子庫的醫療機構有1家。詳細機構名單可通過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進行查詢。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