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文化
        馬云風:以“拙”求“斫”讓遠古天籟遇當下知音
        发稿时间:2024-06-18 10:13   来源: 綿陽新聞網
          摘要:古琴,作為中國傳統撥弦樂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2003年,中國古琴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古琴,作為中國傳統撥弦樂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2003年,中國古琴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斫琴,即制作古琴,是一門精工細作的傳統技藝。古法斫琴以工藝復雜、制作周期長、對原材料要求苛刻而著名。

          在綿陽,古琴斫琴技藝被評為第七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其傳承人馬云風,研斫古琴15年,以其“拙力”“拙心”“拙愿”,與古琴對話、向內求索,讓發自遠古的天籟,遇見當下的知音。

          

        微信圖片_20240617154037.jpg

         

          01

          拼“拙力” / 200余道工序斫一把好琴

          馬云風的斫琴研習基地,位于綿陽市安州區秀水鎮方塔村,取名“青云琴院”。遠遠望去,小院白墻灰瓦,極具中式建筑特色,記者推開虛掩的大門,庭院內綠植環繞、琴音繞梁、幽靜宜人。

          “這個院子是我平時斫琴的地方,做木胚、調漆等主要工序都在這里進行。”跟隨馬云風的腳步,記者穿過小院,步入琴房。

          

        mmexport171835803011720246171645591.gif

         

          琴房內,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伏羲式等古琴床掛于墻上,工作臺上擺著鉛筆、鋸鑿、刻刀等十余種制作工具。

          馬云風挑選出一把合適的長刨,調整刀口,開始為記者演示琴面的刨面工序。

          

        mmexport171835803011720246171647232.gif

         

          馬云風——

          “古琴制作要經過200余道工序,主要分兩大步驟,一是做木胚,二是做漆。

          細分來看,就有選材、造型、木胎成型、琴面及腹槽制作、合琴、裝配、木坯裱布、刮灰、打磨、試音、定徽、擦漆、推光、上弦等步驟。并且每一道工序,基本靠手工制作完成。

          做好一把古琴,至少要兩三年時間。2016年,我耗時三年終于做出了人生中第一把古琴。”

          他介紹,古琴和其他樂器不一樣,面板的弧度、厚度沒有統一標準,卻又是決定音色最重要的部分。斫琴過程中,每一刀的力度都須克制,只有內心中正平和的斫琴師,才能制出音色純正、“九德俱全”的好琴。

          說話間,只見馬云風平穩地推動長刨刨面,一片片木屑落下,散發出木材特有的香氣,為工作坊平添幾分靜謐與雅致。

          

        mmexport171835803011720246171648193.gif

         

          “自古以來,巴蜀就盛產古琴材料,制琴技藝名揚天下,名琴輩出。”馬云風介紹,安州區森林覆蓋率高,秀水鎮又是桑蠶養殖基地,相鄰的塔水鎮是全國重要生漆產地,為斫琴提供了木材、生漆、蠶絲等重要原材料。加之這里氣候溫和、日照充足,確保古琴斫制時,音色以及木材分子結構穩定。

          “至哉觀古樂,大矣會文人”,作為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古琴的優雅音律常令文人墨客入迷。

          而綿陽這片土地,自古“高山流水,琴瑟合鳴”,孕育出的一批文人豪杰,如李白、歐陽修等也熱衷其悠悠弦音,與古琴結下不解之緣。

          從這兒土生土長的馬云風,便自覺有緣分和責任,把古琴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11_副本.jpg

         

          02

          付“拙心” / 15年千斫百煉精技藝

          “爺爺是鄉樂團的鼓手,那會兒總是走街串戶去演奏,我老在他們跟前轉悠,從小耳濡目染,讓我對中國這些傳統樂器產生了極大興趣。”馬云風回憶,小時候見電視里古人常背一把古琴游歷山川,觸及生情時,他們便席地撫琴一曲,這樣的場景讓他神往。

          大學時,利用課余時間,馬云風就報了古琴興趣班,開始接觸并系統學習古琴彈奏,從此迷戀上了這門樂器。

          大學畢業后,他有幸師承古琴川派非遺傳承人江嘉祐先生、古琴博士紀志群先生、吳文光先生,開始學習斫琴技藝。

          

        2_副本.jpg

         

          斫琴要有一顆慧心,不僅要懂木性,還要掌握一系列復雜的工藝。

          這些復雜工藝,不同于機械化生產線上的經刻度,每一道工序都需要長時間摸索,傾注斫琴者對木性、對聲音、對技術的綜合理解和運用。

          如此,每一把古琴的琴音都更有質感、獨一無二,被賦予了不一樣的“魂”。

          “‘斫’與‘拙’同音,在我看來,斫琴就是要付出‘拙心’,拼盡‘拙力’,方能有所成。”馬云風告訴記者。

          如今,38歲的馬云風,鉆研古琴制作已15年有余。他制作的古琴,音域寬廣、音色蒼古、韻味悠遠,受到許多古琴愛好者的喜愛。目前他已完成多件定制化的古琴作品,遠銷全國各地。

          

        11_副本.jpg

         

          記者注意到,因長期與木材、生漆接觸,導致馬云風的手指反復蛻皮后,起了厚厚的老繭。但就是這枯燥乏味、日復一日地斫琴,卻讓馬云風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樂和平靜,“學習古琴制作也是磨煉和修行,讓我學會了靜心。”

          03

          許“拙愿” / 讓古琴遇見更多青年知音

          記者走進青云琴院二樓的琴房,這里被馬云風布置得極為雅致,琴棋書畫、筆墨紙硯等物品整齊陳列著。

          平日斫琴的間歇,他會來琴房點上一注香,彈奏起自己喜愛的樂曲,讓思緒伴隨悠揚琴聲,飄向遠方或過去。

          

        4.png

         

          “如何能讓大家了解和喜愛這門樂器?”

          “我能再為古琴傳承做點什么?”

          ……

          這是馬云風常思索,也是想突破的難題。

          馬云風——

          “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很多人想的是今天學了,明天就能憑著手藝賺錢。

          可是斫琴技藝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掌握,還需要學徒付出體力、克服粉塵、克服生漆過敏等道道難關。”

          正因為如此,跟隨他學習斫琴技藝的學生,曾只有5名。

          如今,古琴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制售環境也在慢慢變好,很多年輕人開始找馬云風了解、學習古琴,“這是一個好事情,很高興看到它沒有被遺忘。”

          馬云風還透露,如今他已學成的學生,不僅把琴館開到自貢、雅安,還開向英國、日本等海外地區。看著古琴逐漸走進大眾生活,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馬云風感到無比欣慰。

          此外,馬云風還嘗試一邊編寫古琴教學教材,將唐詩宋詞與古琴結合起來;一邊積極對接安州區各小學,努力讓古琴文化走進校園,讓千古之音在孩子們心中“活”起來。

          “只要大家喜歡,我就會盡力傳授古琴的彈奏和制作技藝,不希望這件樂器在我們這一代失傳。”馬云風說。

          

        mmexport171835803011720246171649204.gif

         

          (安州融媒  涪江觀察記者  安崢 文/圖/視頻)



        相关新闻:
        无码中文人妻视频2019|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导航| 暖暖日本中文视频| 高清无码在线视频|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中文v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最新版 |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中文字幕mv| 18禁黄无码高潮喷水乱伦 |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免费网站|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软件| 中文字幕av一区|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一| 久久超乳爆乳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中文| 日韩亚洲不卡在线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天堂AV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高清有码在线中字| 亚洲天堂中文资源|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在线中文最新版|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亚洲中文字幕二区|